】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羅祥喜:兩岸四地客家文化交流的未來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4-09-18 00:37:17


論壇主講者合影響。右起:會議主持人、澳門大學退休教授施議對,台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局長蔡榮光,論壇主辦者、澳門市民聯合會會長施利亞,福建省龍岩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盧偉耀,台北市敦親睦鄰禮俗文化協會會長鄒源淦,中國評論通訊社副總編輯羅祥喜。
 
  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副教授楊聰榮在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擔任客座助理教授時,曾就香港為何缺乏客家認同等問題寫過調研文章,非常有參考價值,楊教授的很多看法和觀點我也非常贊同。

  正如楊聰榮所說,香港客家人已融入香港主流的都市生活,平常講廣東話為主,日常生活與其他香港人無異;許多客家人也不認為有保留客家人認同的必要,尤其是年輕的客家子弟的客家認同已很稀薄,多數客家人只有香港意識而無客家意識;香港主流社會對客家人的認同也缺乏興趣。因此,楊聰榮認為,香港客家相對於世界各地有客家人聚集的地方,是客家語言與客家意識消逝得最快速的地方之一,是研究族群意識保存與語言維持的最佳負面教材。香港這種現象的產生,既與政府的政策(包括語言政策、教育政策等)有關,也與快速的都市化發展有關,因為都市化造成客家族群公共領域的流失與變質,廣東話成為共同語,使用客語的機會越來越少。

  兩岸四地客家文化交流的現狀與不足

  我認為,香港客家人客家意識的淡化和客家文化的褪色,值得兩岸四地客家人及研究客家文化的專家學者的關注,因為這不僅僅是香港獨有的現象,其實在兩岸四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種問題,包括澳門也存在這種問題。在保存和弘揚客家文化上,台灣做得最好。

  談到兩岸四地的客家文化交流,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年來兩岸四地的客家地區,特別是台灣和大陸的客家地區,從政府到民間社會都有很多客家文化活動,興建了很多客家文化場館,不同客家地區的跨區文化交流活動也非常頻繁。除了兩岸四地間常態性的雙邊或多邊文化交流活動之外,還有大型的、定期性的客家文化交流活動,包括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今年已是第27屆)和兩岸客家高峰論壇等。這些活動,都在傳承和弘揚客家文化、促進不同客家地區的客家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積極作用。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過去的很多客家文化交流活動,形式大於實質,缺乏高度和深度;不同客家地區的客家文化活動和相關的文化建設,簡單重復,本位主義突出,缺乏必要的溝通和協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