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朝鮮日報今天的社論說,朝鮮10月12日向東海發射了5枚射程120多公里的短程地對地導彈。這種導彈是對韓威脅最大的朝鮮武器之一。朝鮮還宣佈西海岸的平安南道海域為航海禁區。也就是說,繼向東海發射導彈,還有可能於近日向西海也發射導彈。
今年4月至7月初,朝鮮共發射18枚導彈,並實施了一次核試驗。此後的三個多月,朝鮮表現出克制核武器及導彈活動的姿態。本月初訪北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與韓國總統李明博和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舉行會見時表示“當前應與朝鮮對話”。溫家寶話音剛落,朝鮮便再次發射導彈。
社論說,朝鮮此次發射導彈違反了今年7月通過的聯合國安理會第1874號決議。聯合國制裁的效果因中國向朝鮮提供大規模援助而被削弱,而朝鮮此次用行動再次無視聯合國決議,使其成為一紙空文。而韓國政府也恰好表明考慮向朝鮮提供1萬至3萬噸大米等人道主義援助,實際上已經沒有國家因為朝鮮再次違反聯合國制裁而要求採取進一步制裁。
對於朝鮮此次發射導彈,韓國政府表示:“很有可能是為了改良性能。”也就是說,不同於朝鮮今年上半年的核子試驗和導彈挑釁,此次的政治意義並不大。朝鮮上半年曾為向韓美及國際社會施壓而發起武力示威。美國也在避談朝鮮的導彈發射行為,似乎打算將朝鮮發射導彈的風波減少到最小,延續對北對話氛圍。
處在戰爭中的交戰國也會進行對話。但問題是對話的目的。制裁與對話是旨在實現朝鮮棄核的兩面戰術。一味地採取制裁也無法取得實效,而一味開展對話也無法實現無核化。必須同時採用制裁與對話兩種手段予以推進,這是目前為止對北談判的教訓。像這樣在對話尚未開啟時就使制裁變得有名無實,導致北核對話“洩氣”,就無法實現朝鮮棄核這一目標。韓美中日俄五方不去制定協調良好的整體方案,而是各自另有所圖地單獨推進對北對話,或參與使制裁失效的措施等,這種四分五裂的格局,使事態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
朝鮮在發射導彈的次日若無其事地接受韓方前一天提議,同意舉行臨津江水災預防工作會談及旨在討論離散家屬團聚問題的南北紅十字工作組接觸。這實際上等同於再次將主動權拱手讓給了朝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