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張家港市 國家資本主義下的富村傳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1 13:31:50  


  中評社台北7月11日電/江蘇省張家港市,即將派出為數約六百人的赴台觀光團,這是為貫徹台灣與江蘇省《台灣江蘇旅遊合作協議書》,即兩地約定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年底,互遊旅客達到十萬人次的目標,而組成的大型觀光旅遊。張家港的目標是一年內發團六千人次。 

  中國時報報道,張家港市市委書記黃欽說,首批在這個月十八日出發的觀光團,由包括永聯村民的張家港市民、勞動楷模、教師、台企員工、企業家等代表組成,其中大概有四十名永聯村的村民。黃欽說,他希望藉這次訪台,能夠向台灣人民展現張家港市開放、文明、宜居的特色。 

  上文提到的永聯村,是一個依靠政府開放政策而從窮光蛋搖身變成為生活富裕新農村楷模的故事,也可說是改革開放政策的一個成功的“樣本”。這個帶有離奇色彩的成功故事,令人聯想到距離張家港市不遠的江陰華西村,即外界稱為的“中國第一村”。 

  永聯村年齡很輕,四十年之前,江蘇張家港市的前身沙洲縣,還沒有永聯村這個地方,當地只是長江邊的一處灘涂,地方政府在一九七○年通過圍墾江灘建村,村民生活自然貧困,是當時沙洲縣最貧窮的村。然而到了今天,永聯村成為了費孝通形容是“華夏第一鋼村”。永聯村致富的原因,除了政策外,就是得益於永聯村創新了所謂的“集體主義的實現形式”,利用村辦企業永鋼集團的二五%股份歸村集體所有,每年分紅至少有三億元(人民幣,下同),因此有能力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二次分配等形式,讓村民永久享受集體經濟發展的成果。 

  永聯鋼鐵的永鋼集團,是農業部命名的首批全國鄉鎮企業集團,一九八四年永聯村以十五萬元資金,與一家供銷社聯合創辦了永聯軋鋼廠,經過輾轉合併和收購,去年銷售收入已經高達二百六十億元,上繳國家稅收達十一億五千萬元。 

  永鋼的成功,直接為永聯村的一萬名村民帶來小康生活,而其中一個具體成效,就是即將落成的永聯小鎮。○六年,中央政府推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指標掛勾”的試點機會,永聯村利用村辦集體持有永鋼的股份,投資打造了永聯小鎮,把散居在田間地頭的二千五百多幢村民住宅全部拆除,建設了這一占地六百畝、建築面積達六十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小區。 

  帶有蘇州傳統庭院建設的小鎮,配套設施齊備,包括教育、文化、商業、醫療、汙水處理等綜合功能,每戶平均面積約一百五十平方米,而且最令人艷羨的,卻是它的售價,每平方米平均只五百元,但這個價錢只有永聯村民才可以享受。在永聯小鎮相隔一條馬路的北面,當地正在趕工興建學校和商業區,為了方便小鎮學生上課以及村民購物,當局特別斥資挖了一條行人隧道,上落也不必費力氣走樓梯,因為有五條電動扶梯為你代勞。如此規格,台、港一般豪宅區也不過如是。 

  距離永聯村不遠的江陰華西村,一棟摩天大廈的輪廓已隱約可見。華西村的致富,同樣也是個傳奇,最近由於這棟樓高七十四層大樓“雄起”,中國第一村又再度成為話題。 

  華西村從普通農村躍身成為今天的“第一村”,成為不少人研習的課題,來自四方八面的幹部,包括中央的,都慕名到華西村向“老書記”吳仁寶取經,有些專家學者甚至形容華西村是中國“轉型經濟中的後集體主義”。 

  華西村旗下擁有六十多家企業,集冶金、毛紡、化纖、建築、旅遊等十餘種產業於一體,村內一千五百多個村民的生活,包括住居、子女教育、醫療等,基本上都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儼如一個烏托邦的人民公社。吳仁寶說,明年將可落成的摩天大廈,將是一個“空中的華西村”,是另一類型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指標掛勾”。 

  永聯村和華西村,都被褒揚為中國式社會主義所造就的奇蹟,但永聯村的永鋼以及華西村旗下的眾多企業為這兩條村所扮演的角色,其實是外國經濟專家形容為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一個縮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