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評論:麥樂雞事件暴露中國食品安全監管存缺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7 15:21:37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世界知名快餐連鎖企業麥當勞熱賣食品麥樂雞,近日被美國媒體揭露含有兩種橡膠類化學成分,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新華社的評論文章指出,從之後中國有關部門的反應來看,雖然歷經多次食品安全事件的考驗,中國食品安全監管取得了重要進步,但是仍然存在急需修補的缺陷和漏洞。

  在麥樂雞事件引起廣泛社會關注後,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6日召開了專家論證會,並宣佈,對全國麥當勞餐廳的麥樂雞及相關產品,進行衛生安全檢測。而此前,北京市衛生監督所負責人對媒體和公眾透露,麥樂雞所含的橡膠類化學物質“不屬於食品添加劑的日常檢測項目”。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麥當勞出售的麥樂雞含有玩具泥膠的消泡劑聚二甲基硅氧烷,同時還有化學成分特丁基對苯二酚。每個雞塊特丁基對苯二酚的含量為0.02%,而這一物質是從石油中提煉,用作植物油與動物脂肪的防腐劑。人體攝取1克就會出現反胃、耳鳴、作嘔等副作用,甚至會感到窒息和虛脫。

  麥當勞中國公司之後發表的聲明稱,在中國境內銷售的麥樂雞中,這兩種物質含量符合現行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加入這兩種物質是為了防止食油起泡和保持雞塊的質感與形狀。然而,消費者仍然期待政府食品衛生部門的權威聲音。

  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郭子俠表示,以往對麥樂雞的日常檢測項目包括亞硝酸鹽、蘇丹紅等,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對苯二酚不在日常監測項目之列,此次將對其進行專項調查。

  根據中國現行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對苯二酚分別可以在食用油脂、肉製品工藝和脂肪、油、乳化脂肪製品及油炸食品中使用,但都有最大使用量標準。這表明,監管部門對這兩種添加劑的作用以及可能產生的危害是了解的。如果在日常檢測中包括這兩種物質,顯然有助於堵住食品安全的漏洞,保障消費者的健康。

  2008年發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令中國人記憶猶新。事後調查發現,大量三聚氰胺奶粉得以在市場上通行無阻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的國家嬰幼兒奶粉標準中沒有對三聚氰胺的檢測項目。負責制定這一標準的國家標準委曾解釋說,未將三聚氰胺列入的原因是因為三聚氰胺屬於非食品用化學物質,食品中嚴禁添加。這一解釋能否站得住腳姑且不論,但執法部門的不作為客觀上為大量不法奸商鑽了空子卻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對飲食品質要求的提高,食品添加劑應運而生,而且種類呈不斷增長之勢。這是人類智慧的成果,本應該造福人類,而不應成為不法奸商牟取不當利益的手段,更不應成為危害公眾健康的“兇手”。而這除了商人和企業的道德和良知自我約束外,更需要政府部門持之以恒的嚴格監管。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去年6月,中國開始施行新的《食品安全法》,並成立了以高級別的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衛生部副部長尹力日前表示,食品安全法實施一年來,衛生部成立了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開展了食品中農獸藥殘留等物質的限量標準,以及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等基礎標準整合工作;還組織開展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專項整治活動,查處了一大批食品重大違法案件。

  連串動作顯示出中國政府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和取得的成績,但這並不意味著各級監管機構可以就此鬆懈而止步不前了。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主任、衛生部部長陳竺上周表示,當前,中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但一些問題還比較突出,食品安全隱患仍然存在。他指出,對於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食品安全問題,有關部門要依職責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組織開展調查,決不允許延誤時機。

  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中國的食品安全建設仍舊任重道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