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十二五”已成解讀中國新發展方略關鍵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9 12:30:55  


“十二五”期間民生開支將占中央財政2/3。
  中評社香港3月9日電/法國《歐洲時報》3月7日載文《風雲際會“十二五”》,摘要如下: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全面”與世界接軌。但中國一直沿用了計劃經濟時代的“時間表”,以“第幾個五年計劃”來定位未來的發展。而只是到了最近幾年,外媒才開始接受以“十一五”或“十二五”來詮釋中國的發展節奏與脈絡。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今年兩會成了“十二五”的第一個兩會。因此,今年的兩會似乎格外在牽動世界的神經。會議開幕之際,“十二五”已成全球解讀中國新時期之新的發展方略的關鍵詞。

  而全球關注“十二五”主要在於兩會透露出的“一收一放”的信息。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6—2010年,也就是所謂“十一五”,中國GDP增長11.2%,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速快1.4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快的5年之一。也正是在十一五的最後一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但緊接著“十一五”最後一年之輝煌的,卻是“十二五”第一年對經濟增長預測的驟然“一收”。上周日,中國總理溫家寶與網民在線交流時透露,“十二五”規劃中,確定的經濟發展速度僅為7%。這一數字無疑是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預設指標中的低點。這個兩會前釋放出的“科學發展”的強烈信號,為兩會相關議題定下基調。此舉表明: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未被持續不衰的高增長衝昏頭腦,而是堅定經濟轉型信心,從“出口依賴”轉向內需消費,從“高能耗”、高增長轉向“高質量”與“可持續”。就在發達國家都在千方百計推高一個、半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之時,中國的“掛角一將”給世界留下“中國經濟竪起新的主心骨”深刻印象,此舉勢必對中國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