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在台陸生首發新書 陳爾東:盼消弭兩岸隔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4 16:51:35  


今天在台北舉行新書發表會的陳爾東說,他曾當面對馬英九自我介紹,“大陸交換學生,支持兩岸和解”。(中評社李仲維攝)
  中評社台北11月24日電(記者 李仲維)在台陸生出版的第一本新書今天面世,年僅21歲的作者陳爾東認為,想要消弭兩岸之間的隔閡,光靠宏觀政治層面的對話是遠遠不夠的,兩岸關係的改善,更應該寄望於每一個基層的個體力量,例如在大陸經商的台商,或像他一樣在台灣進行交流學習的大陸學生。

  陳爾東的朋友都喚他“老陳”,雖然年紀並不老,卻有一張成熟的面容。他出生於1989年6月,成長在民國的舊都南京,18歲前往美國華府的美利堅大學攻讀國際關係,今年春天來到台灣政治大學擔任交換學生,今年4月在台灣《中國時報》上發表“一位陸生眼中的飛彈尷尬”一文,建議大陸撤除或後移對台飛彈,引發關注和討論。

  陳爾東今天出版在台陸生的第一本新書,書名是“從華盛頓到台北-一位大陸年輕人眼中的台灣”,他說,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在未來見證更加制度化的兩岸學生交流的同時,也期待看到更多的大陸學生結束在台灣的交換生活之後,可以有所感悟,有所對比,有所總結。

  在台求學半年多以來,今年元宵節的平溪天燈會上,陳爾東握到馬英九的手,讓他印象深刻。他當面對馬英九說,“大陸交換學生,支持兩岸和解”,馬英九當時應該是聽到他的聲音,隨即轉過身握住他的右手,而且對他微笑點頭示意。

  陳爾東表示,他和馬英九的相遇,後來在大陸交換學生的圈子裡引起不小的關注,尤其是讓不少迷戀馬英九俊美面龐和儒雅風度的女同學們很是羨慕。

  陳爾東說,他在書中透過具體的事件和具體的觀察,把在台灣生活的感知解讀出來,例如他到高雄市之後,特別去美麗島捷運站,當時他心中就湧現美麗島事件可能是台灣政治發展史上的座標事件,後來中國大陸在80年代也發生關於民主政治的初嘗試,但兩岸在發生類似事件後,後續的政治改革卻有截然不同的軌跡。

  陳爾東說,他也特意去台南看寶島一村,在大陸是很難接觸或想像,有一個群體是在眷村長大的,絕大多數大陸民眾,也很難體會在台灣的200萬眷村移民生活的艱辛和不易。

  陳爾東認為,想要消弭兩岸之間的隔閡,光靠宏觀政治層面的對話是遠遠不夠的,兩岸關係的改善,更應該寄望於每一個基層的個體力量,例如在大陸經商的台商,或像他一樣在台灣進行交流學習的大陸學生。

  陳爾東說,對他自己來說,能夠在兩岸關係日趨緩和的今天,親自跨過兩岸,親歷對岸的政治生態與社情民意,著實倍感榮幸,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是有諸多和他一樣的匿名腳印,身體力行在兩岸和解的宏偉藍圖上,添加屬於自己的一筆,才使得這幅圖景有了日漸清晰而溫暖的輪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