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包宗和倡議:兩岸設熱線、和平發展委員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2 15:15:47  


包宗和建議兩岸設置熱線、和平發展委員會。(中評社李仲維攝)
  中評社宜蘭9月2日電(記者 李仲維)台灣大學副校長、政治系教授包宗和今天建議,仿效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的建構,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並將之設定為半官方的功能性組織,目的則是在研究、研擬兩岸和平協議。

  包宗和也建議兩岸設置熱線,雙方領導人仿效美蘇在冷戰時期設置熱線,特別是當面臨危機時,可以降低誤判,避免過度反應,這種方式除了有助建立政治互信,也可用於建立軍事互信。

  台灣“陸委會”今天在宜蘭舉辦“國會”助理兩岸關係研習營活動,包宗和應邀前往演講。他表示,政治互信是所有互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兩岸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政治互信的問題。

  對於如何增加兩岸政治互信的問題,包宗和認為,台灣不搞台獨,不刻意去中國化,兩岸雙方都接受九二共識,其隱含的意義就是兩岸彼此均主張或接受一個中國,但對一個中國的內涵可以各自表述,因此他建議兩岸雙方以後都只談九二共識就好。
 
  包宗和建議,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方便彼此的聯繫,也可以將兩岸第一手的信息傳回北京和台北,這也是展現互信的一種方式,因為這將拉近雙方的距離。此外,也可以仿效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的建構,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並將之設定為半官方的功能性組織,目的則是在研究、研擬兩岸和平協議。

  在兩岸軍事互信方面,包宗和建議,大陸可以先撤除海峽對岸的飛彈,以顯示大陸不以台灣做為攻擊標的的一種善意,同時在軍事演習方面,兩岸都不以對方做為標的,並在軍演之前預先公告,甚至互相觀摩。

  包宗和也建議兩岸軍事交流互訪,包括軍職人員和軍校生、退役將領互訪,而兩岸兩會也可以邀請軍事人員加入談判,由兩岸學者、軍人共同舉辦軍事互信研討會,兩岸也可以保證不率先對對方發動攻擊,儘早空中直航,截彎取直,這些都是軍事互信的表現。

  在建構雙邊外交互信方面,包宗和認為兩岸首先應該互不主動挖對方的邦交國,北京對第三國任何建交的意圖,宜儘可能以消極不做為來因應。他也建議在既有基礎上,同意雙方在自己的邦交國設立代表處之外,也可以進一步考慮自己的大使館和對方的代表處做一定程度的互動。

  包宗和建議,兩岸基於多國外交互信的建立,北京可以支持台灣成為觀察員,或以爭取修改組織章程的方式,使台灣成為觀察員。

  包宗和認為,兩岸互信除了靠制度之外,也靠雙方領導人個人之間的互信,兩岸領導人若能彼此相信對方人品性格是值得信賴的,對兩岸互信的建構,將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