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ECFA打通任都二脈 開創台灣黃金十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3 11:02:04  


中央日報指出,ECFA的主要內容就是降低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促進彼此的投資與貿易往來與提升雙方的經濟發展。
  中評社台北6月23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指出,台灣是以外貿為導向的經濟體,外貿是最重要的經濟生命線,特別是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與知識經濟的大時代,台灣唯有與世界經濟緊密結合在一起,經濟才能永續發展的可能。 

  2008年馬英九就職後,面對國際經濟情勢的快速變遷,政府相關單位推出非常卓越的經濟政策來因應。首先,在內部經營環境方面,政府將遺贈稅由50%降至10%,並通過“產業創新條例”,希望透過創新研發,提昇產業、廠商與勞工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將營利事業所得稅由25%降至17%,希望透過租稅優惠,降低企業的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並藉此吸引外資企業與海外台商來台投資。 

  社評指出,在拓展對外貿易方面,政府為了分散市場風險,推出“新鄭和計劃”,投入89億新台幣,有效拓展台灣產品的海外市場,2010年1至5月,台灣對歐洲貿易總額增加48.6%,可以證明該計劃的效果。 

  在扶植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政府在既有的兩兆雙星及資通訊產業基礎上,推出六大新興產業,包括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及文化創意等,從多元化、品牌化、關鍵技術取得等面向,由政府帶頭投入更多資源,並輔導及吸引民間投資,以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值及提高附加價值。 

  但是光有這些內部的努力還不夠,政府還必須為台灣打造外部公平競爭的大環境,才能使企業更有競爭力。特別是從今年1月1日起,大陸與東協間,將有超過90 %的產品實施零關稅,相較而言,台灣出口至大陸的產品平均還要徵9%左右的關稅,出口至東協的產品平均要徵12%左右的關稅,面對這麼不公平的外部環境,台灣自己縱使再怎麼努力,產品競爭力也會大受影響。 

  在此情況之下,特別顯現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重要性。ECFA的主要內容就是降低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促進彼此的投資與貿易往來與提升雙方的經濟發展,台灣若是能集中精力,簽署最有利於台灣經濟升級轉型的ECFA內容,必能能為台灣經濟創造轉型升級的契機,所以ECFA就是打通台灣經濟的任都二脈,再創台灣黃金十年的關鍵因素。 

  如與大陸洽簽ECFA後,並進一步與主要貿易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議(FTA),享有降低關稅與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的優惠待遇,使“我國”從事外貿的企業能站在公平基礎上與其他國家企業競爭,台灣經濟發展將有可能再造顛峰。 

  社評說,兩岸人民血濃於水、且文化同源、語言相通,地緣接近,再加上大陸為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夥伴及第二大進口夥伴,經貿關係相當密切,原本就最有條件組成自由貿易區。在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及知識經濟時代來臨時,兩岸應該開啟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大時代,強化經貿交流合作,共同打造雙方發展的黃金十年。 

  特別是這兩年兩岸遭逢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可知,雙方攜手合作後,各自的振興經濟方案起了“1加1大於2”的加成作用,由台灣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13.27%,大陸11.9 %,兩岸率先從金融海嘯的衝擊中復甦,就是最好的証明。 

  果再加上兩岸的產業合作,如“經濟部”推出的“兩岸搭橋專案”,已經優先選擇15項產業,列為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的項目,兩岸若是在這些科技產業方面,能共同研發技術,制定規格標準,合作開發生產,相信必能為兩岸科技產業發展將開創嶄新的明天。 

  社評指出,今年馬英九提出“開創黃金十年”的前瞻政策,在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經為台灣打造的內外在卓越的發展環境,若是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兩岸將簽署ECFA,為台灣經濟打通任督二脈,並與其他WTO會員展開“自由貿易協議”(FTA)的洽簽,台灣的經濟前景將不可限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