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民眾日報:江陳會共寫兩岸歷史新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4 09:40:05  


  中評社台北12月24日電/台灣民眾日報今天社論說,眾所矚目的第四次江陳會落幕了。從會談結果來看,抗議嗆聲民眾本該散去,然而他們還是“如影隨形”,緊追陳雲林到苗栗三義與台中縣大甲鎮瀾宮去了。

  第四次江陳會,於本月20日揭開序幕,21日及22日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登場,分別代表雙方政府簽署3項新協議;並確定明年兩會將商談ECFA和智慧財產權保護二項議題。兩岸兩會從去年6月恢復制度化協商以來,累計簽署的協議已達12項與1共識。江陳會已共創了兩岸關係發展歷史的新篇章。

  社論指,這次江陳會簽署三項協議,包括兩岸農產品檢驗檢疫協議,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協議,以及兩岸標準檢測及認驗證合作協議。涉及農漁民和工商業者的切身利益,對兩岸都是雙贏之局。

  至於“兩岸租稅協議”之所以緩簽,雖然兩會都輕描淡寫,以技術性問題帶過。不過,“行政院長”吳敦義指出,避免雙重課稅與稅務合作,是雙方原先已有的共識,就是在居住地課稅,但大陸有一些單位認為要以來源地課稅,還提香港也和大陸簽過,某種約定是在大陸課稅。這還需要花多一點時間溝通協商。吳敦義強調,“我們和香港地位不同”,政府還是會堅持大原則。緩簽“兩岸租稅協議”另一個重要關鍵是,台商反彈力道很強。主要原因是中國稅務紀律未上軌道,不少台商碰到中國稅務官員惡意查稅。不只大企業有意見,中小企業也透過工總、商總等工商團體向馬英九遊說。業界大老的聲音的確影響馬的態度,向“財政部”指示“能緩則緩。”

  社論稱,從這次會談中可以看出,台灣政府對於原則非常堅持,如果會談沒有達到“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或對台灣不利,“寧可不簽”。

  有人說,這次會談有“三缺一”的遺憾,但陳雲林在海協會答謝晚宴上,卻巧妙的解釋,中國人講雙數為吉,兩會四次協商至今共簽定12項協議,而這次會議是“四喜大順”。這四喜就是;簽署3項協議、兩岸共同防禦自然災害、將ECFA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列入下次會談議題。陳雲林還以“前行的路坎坷、艱辛”描述兩會前景,並稱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走下去。

  社論表示,兩岸江陳會談,歷經北京、台北、南京,這次到台中,說明了兩會制度化協商已經日漸完善。這次會談第二日,即22日也針對兩岸洽簽ECFA進行對話。這次對話的最大意義,在於江、陳兩人正式宣佈啟動兩岸ECFA協商;以利在第五次江陳會中,將ECFA納入正式議程。不過,能否如台灣期待,ECFA順利在明年5月完成簽署,相關官員坦言“很拚”。

  民進黨及綠營人士,堅決反對兩岸簽署ECFA,抗議群眾也表達這一心聲。然而,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挑戰,亞洲區域整合快速進行之際,兩岸攜手合作,共同應對衝擊挑戰,才能克服嚴峻情勢,共創互利雙贏。因此推動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確是刻不容緩的事,否則台灣豈不成為國際經濟孤兒?民進黨口口聲聲說愛台灣,那豈不是害台灣?難道民進黨能拿出更好的辦法?別再意識型態掛帥了,勇敢的面對潮流趨勢吧!


    相關專題: 第四次陳江會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