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華視檢討報告四大缺失 點名陳雅琳高高在上
http://www.CRNTT.com   2022-05-20 10:40:43


陳雅琳。(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5月20日電/華視新聞台自4月起,短短1個月內連續出包7次。由華視公評人王泰俐執筆的檢討報告出爐,點出華視有4項缺失需待改進,包含監看器竟裝在編輯後腦勺位置、轉頭才看的到;編輯才21人、僅是別家新聞台一半;編採人力補充龜速;新聞台台長陳雅琳辦公室“高高在上”,僅錄影要化妝時她才現身。

  由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華視新聞公評人王泰俐執筆的“華視新聞為什麼‘崩壞’?從新聞標題七連錯事件談起”報告,調查範圍從4月20日華視第一次出包至5月13日第七度出包,為期1個月的時間。王泰俐自籌經費,訪談華視新聞台與內部主管及基層員工、收集與整理資料,完成報告。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道,針對華視新聞人力編制、頻道監看器裝設位置等問題,王泰俐提出4個改進重點。

  第一,華視新聞編輯台監看新聞設備的缺失:編輯台監看器裝置在編輯後方,副控室中也沒有監看大螢幕,明顯錯誤難以在第一時間察覺。

  華視新聞編輯台的新聞監看器只有7台,其中固定監看華視自家螢幕的監看器,掛在晨間新聞編輯的後腦勺位置。晨間新聞編輯加製作人僅有3位輪班,1位編輯坐在副控室,剩下2位在編輯台,眼睛要盯著辦公桌上電腦螢幕進行編輯工作的同時,如果還要隨時轉頭去看位在後方的監視器,“坦白說,就算要轉頭去看清楚距離3公尺以上、15吋螢幕中位於最下面的新聞快報的文字,真的再怎麼好的眼力也看不到!”

  王泰俐建議,華視新聞編輯台的整體空間和設備老舊等問題無法立刻解決,不過出錯率高的晨間新聞時段,編輯和製作人工作位置的重新安排,卻是刻不容緩。建議立即重新調整安排編輯台各節製作人、編審、編輯的工作位置,並確保其工作時段在視線範圍內,能夠清晰地看到播出中華視新聞的各種標題。尤其是在副控室中的編輯,務必在任何標題播出之前,第一時間能夠先檢核過,確定沒有問題才播出。

  第二,新聞SOP連續出包的盲點:新聞編輯編制僅21人,難以負荷全天候新聞台的工作量。

  華視成立新聞台,但人事編制僵化,新聞從4節增加到24小時播出,而編輯人力增加卻極為有限,僅僅21位編輯要應付全天候的新聞時段,相較於其他新聞台編輯團隊動輒40人以上,人力實在嚴重不足。

  有華視資深員工指出,“華視新聞部一國多制。新主管找來的人,空降的,才可以真正領製作人級的薪水,原本就待在華視的,一個人身兼多職,卻只能領編輯等級的薪水,這難道公平嗎?”

  第三,華視新聞資訊台編採人力補充龜速,海選制度加上僵化編制的錯

  根據華視新聞資訊台提供的資訊,目前新聞台採訪部文字採訪記者24人、地方中心記者55人、國際中心10人、攝影記者40人、主播6人。而製播部則有編輯中心21人,導播中心29人,網路新媒體部18人,視覺中心22人。新聞節目部企畫製作中心有38人,另外再加上各部主管11人,總計260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