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整合亞洲新發展的東亞首腦峰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2 00:23:15  


 
  中國與東盟經濟總規模達六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的九分之一。20日在廣西南寧開幕的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第六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發表講話稱,世界上擁有消費者最多的自貿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即將在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這一區域內的經貿往來與合作將開啟新的篇章。屆時,中國與東盟國家百分之九十的貿易產品將實現零關稅,並實質性地開放服務貿易市場。這是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誌著雙方經貿關係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自貿區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建立起來,表明中國和東盟攜起手來共同推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以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和持續穩定繁榮。中國和東盟目前互為第四大貿易夥伴。今年前九個月,雙邊貿易額在金融危機衝擊下仍接近一千五百億美元,雙方互相投資不斷擴大,累計已超過六百億美元。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已經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迄今,中國對東盟發放的貸款已經達到74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是基礎設施項目。國家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穀透露,該行還將大力落實總規模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建設。他認為,中國-東盟共同市場的建設,有賴於區域內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開放。中國希望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金融和資本市場的建設,包括區域內各國應逐步放寬金融准入的限制;推動適合區內金融市場的金融工具,逐步建立多層次、寬領域的金融體系;進一步推動結算合作;共同制定適合各自特點的金融標準和法規;完善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對話平台;加強在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等方面的合作等。中國期望與東盟合作致力於實現經濟的一體化,並在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運作之後盡快考慮共同市場建設,進一步消除對生產要素流動的限制,使成員國之間實現技術、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為經濟一體化奠定基礎。

  這種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共同願望,正是為了擺脫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和侵害,實現共利共贏,發展亞洲經濟的客觀需要。而日本首相鳩山本月上旬與到訪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談時再度表示的“構思可稱作亞太共同體的東亞共同體”,無疑引起東盟各國的興趣。雖然共同體的構成尚未確定,但鳩山政府的設想除中日韓外,還包括東盟及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以及強調包含美國的重要性。但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蒂爾最近以“歐洲國家”為由提出將澳、新排除出共同體的說法。新西蘭總理約翰.基反駁稱,“不論地理還是貿易上,我們都是亞太的一部分。此外我們還有龐大的華人群體,講英語不能成為被排除的理由。”

  再則,就長期的目標來說,推動金融整合,構建亞洲共同貨幣尚需做很大的努力。為此,亞洲地區的主要貨幣就必須成為可更加自由交換的國際貨幣。日本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長行天豐雄認為,中國的人民幣必須更加自由化,才能成為真正的國際貨幣。最近許多人對於美元的前景感到不安,但中日兩國各擁有龐大的美元資產,所以中日美三國應共同努力穩定通貨制度。

  毫無疑問,本次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可以說是任重道遠。由於在共同發展的趨向上還存在各國自身的利益需求,如何溝通協調、求同存異,顯然須要各國首腦們發揮智慧,尋求利益的公約數和最大值,從而推動亞洲經濟的新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