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國博士超美國 泡沫令人擔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2 00:18:29  


 
  教育學者熊丙奇撰文談到,今天國內的博士教育,其首要功能不是培養學術人才,而是滿足社會對“具有博士學位人才”的需要,說白了就是對“博士頭銜”的畸形需要,這導致博士教育規模迅速擴大,而質量急劇下滑。因此,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糾正博士教育只保留“不起眼”的學術功能,從根本上把大學“還原”為教育機構、學術機構,明確只追求教育價值和學術價值。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最近在《徹底整頓高等教育十意見書》中指出,西方國家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大約30%,而中國基本上是零淘汰率,對官員和老板考博更是一路綠燈。要嚴格整頓授予博士學位的大學,至少應砍掉二分之一大學的博士授予資格。
  
  據了解,如今除了高校教職崗位、科研機構的研究崗位需要從業者有高學歷外,其他一些本不需要高學歷的崗位也紛紛提高學歷門檻。有的地方招聘處級幹部,就明確提出應聘者須有博士學歷;還有的地方,在職務晉升中,高學歷也是成了明文或者不明文的重要標準。這同樣影響到包括教授、研究員、工程師、藝術家等在內的專業人士。其實他們有的人專業水平已經達到或超過了博士水平,只是沒有這個頭銜,而相關部門又有硬性規定,於是就出現當了多年教授,甚至已經指導過博士生,卻要在職讀博士的怪事。一些成就斐然的演員、畫家、運動員,也往往要在自己的巔峰階段去拿一個博士學位。不少用人單位對博士學位盲目崇拜。中學教師招博士早已不是新聞,博士當小學教師或到幼兒園任職也不再引人注目。至於這些博士的專業是否對口,一些用人單位並不在乎,看重的只是學位。在高校內部也是如此。博士點和博士生的數量成為一所大學、一個院系的統計指標,博士生導師也成了一種身份和待遇。

  於是,相當一些人僅為找好工作或晉升而讀博,使得培養國家研究型頂尖人才的博士生教育儼然成了“職業教育”,結果形成了讀博功利化現象。高等教育管理專家、北大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教授說,如今部分單位,比如高校在錄用教職人員時都會盯著博士,這不是一個好現象。據稱,哈佛大學雖然是美國首屈一指的高校,但它的教職人員整體學歷水平並不高。上世紀90年代的一項調查甚至將哈佛大學的教師整體學歷水平排在全美最後一位。“高校需要有較強研究能力的教師為學校出成果,加分數。但一些實踐能力強,技術高明的人才高校也很需要。”

  近年來,屢見不鮮的博士論文抄襲現象,更是加劇了人們對博士質量的擔憂。“博士三年,論文一篇。東拼西凑,也能評優。”“剪刀一剪,漿糊一粘,大名一簽,長長一篇。”“課題不摻假,典型一大傻。”有關博士論文造假引發的學術誠信問題,已被各高校、科研院所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華東師大何青教授說,目前一些博士生論文質量堪憂,這與博士生淘汰率極低且畢業又相對較容易有關,“像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的淘汰率高達47%,而我們國內只要考上了博士生,就幾乎人人可以拿博士文憑了,這也造成了有個別博士生不專心學問,不認真從事課題研究。”何教授提出,根據博士研究生培養的實際,博士淘汰率應當保持10%至20%的比例。日前,南開大學公布了《關於超期未畢業博士研究生的處理決定》,有28名博士生因未達到畢業要求而不授予學銜,只能拿到結業證書。使該校成為中國第一所勇於向博士生培養零淘汰現象說“不”的高校。轟動一時的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黃慶教授博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一事引起公忿。7月15日,該校宣布取消黃慶教授的博士學位,撤銷其研究生導師資格,並上報國務院學位辦備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