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哈珀訪華或將成其執政新亮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5 00:19:55  


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哈珀時表示,希望妥善處理兩國間敏感問題。
  中評社北京12月5日電(評論員 張沐)經歷了近四年的僵持,加拿大總理斯蒂芬.哈珀終於踏上中國的土地,從12月2日至6日,展開被稱為“破冰之旅”的首次訪華活動。這不僅符合中加兩國人民發展友好合作的期待,也是哈珀兌現其競逐二度執政的許諾,還表明中國和西方世界所有國家的關係,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回顧1970年中加建交,特別是自冷戰結束以來,雙方的關係總體上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1994年,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在西方發達國家中率先宣布將對華經貿政策與“人權”脫鈎,推進了中加友好關係得到全面提升。1997年,兩國正式建立“面向21世紀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2003年溫家寶總理訪加提出發展雙邊關係的“四點建議”;2005年胡錦濤主席訪加確立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自由黨掌舵的加拿大在處理對華關係上成熟明智,兩國關係可謂一帆風順。自2006年保守黨領袖哈珀執政後,加拿大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發生了很大的逆轉。哈珀政府部分官員、國會議員和媒體圍繞“法輪功”、台灣問題、西藏問題、“中國間諜威脅”、“中國的投資威脅”等議題大做文章,不僅加議會授予達賴榮譽公民稱號,哈珀本人還在2007年公開會見達賴,並拒絕出席北京奧運會,激起中國政府和民眾的極大不滿。兩國政治互信因此跌至冰點,中加關係蒙受了巨大損失。

  何以如此呢?了解斯蒂芬.哈珀的經歷或許能從中看出其政治轉舵的端倪。1959年,哈珀出生在加拿大多倫多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畢業於卡爾加裡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85年,他成為卡爾加裡西部選區進步保守黨聯邦議員吉姆.霍克斯的助理,開始走上從政之路。1993年,哈珀當選為加拿大聯盟黨卡爾加裡西部選區聯邦議員,並一直致力於減稅、平衡財政預算和建立更加嚴格的刑事司法體系。同年進入眾議院,因無法大展拳腳於4年後默默離開政壇。2002年哈珀以加拿大聯盟黨黨魁的身份再露鋒芒,並進一步將保守黨和改革聯盟合併為新的保守黨,他本人出任第一任領袖,開始進行大膽革新,著手實施政府責任法案、公共交通課稅減扣計劃等,使保守黨在短短的時間裡迅速發展壯大。在2004年6月舉行的大選中,哈珀率新組建的保守黨向執政的自由黨發起強有力的挑戰,最終雖未能取而代之,但卻一舉奪得議會中的99個席位,從而確立了最大反對黨的地位。經過臥薪嘗膽的苦心經營,終於使保守黨在兩年後的大選中登頂,斯蒂芬.哈珀出任總理,開始其執政生涯。

  以注重人權和價值觀自詡的哈珀政府,執政之初在對外政策上唯美國的馬首是瞻,頗得小布什政府青睞。然而,哈珀堅持拒絕疏遠甚而抨擊中國,不僅損人不利己,也是缺乏國際視野與政治現實的表現,甚至與其美國盟友的做法大相徑庭。小布什使出美國人的實用主義,把中美關係帶入歷史上最好時期;爾後,向以人權為重的民主黨政府,在奧巴馬總統上台後也淡化意識形態色彩,表示尊重各國人民選擇自己發展道路的權利。在中美關係、中歐關係不斷克服意識形態障礙獲得長足進展的勢態下,哈珀政府相形見絀了,尤其是當今世界各國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恐怖主義和傳染病等全球性挑戰的關鍵時刻,固步自封只能使自己越來越艱難越邊緣化。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毗鄰美國的加拿大經濟持續滑坡,保守黨內部分歧嚴重又難以控制,加以自由黨一次次的“逼宮”,哈珀政權的艱難可想而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