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中評社助理總編輯林艶(中評社 袁曉麥攝) |
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中評社助理總編輯林艶表示,“交流”到“交融”雖然衹有一字之差,但卻體現了“求同存異”和“聚同化異”兩種不同方法論。她認為,大灣區在推動兩岸“聚同化異”方面具有先發優勢,也大有可為。首先,大灣區在“聚同”方面擁有強大基礎和非同一般的“功力”,而且已經探索出一條化優勢為實力的可行道路,形成了極富特色的兩岸融合發展大灣區實踐,尤其是莞台35年融合發展經驗十分值得總結。其次,大灣區在“化異”方面也具有獨特經驗,“一國兩制”在香港27年的實踐經驗表明,僅僅“求同存異”是不夠的,還應妥善把握“同”與“異”的關係,主動通過“聚同化異”遏制不良分歧的惡化,在尊重差異的同時實現“聚同化異”。此外,從規則機制的“軟聯通”到基礎設施“硬聯通”,大灣區跨境融合的持續推進過程,正是“聚同化異”理論的生動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具體“化異”的方法和路徑。
林艷認為,兩岸青年交流歷經30多年的探索,已從最初的走一走、看一看邁向需要著手解決認同問題的深水區。如何通過“聚同化異”的方法論,推動建立更深層的價值認同和政治共識,是打破兩岸青年交流天花板的必答題,也是未來兩岸青年交融的總方向。她表示,在以“走一走、看一看”為特徵的兩岸青年交流1.0版中,大灣區已經走在前列,相信在以“聚同化異、建立認同”為核心的兩岸青年交融2.0版中,大灣區也一定不會缺席。她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具備率先探索、帶頭破題的優勢和條件,可為兩岸青年聚同化異打造“逐夢灣區”“認同灣區”“融合灣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