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國新辦發布會:青海是中華水塔 做好守護人
http://www.CRNTT.com   2024-05-25 00:44:38


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第二方面,依托鹽湖和清潔能源產業促進增收。得益於這些年鹽湖產業和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們有28.3萬脫貧群眾通過就業務工、土地流轉、參與管理等多種形式有了穩定收益。我們探索開展“光伏+農牧業”新模式,正如吳曉軍省長剛才介紹的,我們在光伏板上發電、光伏板下種植放牧,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群眾增收的“雙贏”。

  第三方面,融入生態產業實現增收。我們依托得天獨厚的綠色生態,發展森林康養、林下經濟、鄉村旅遊、草原牧游等創收新業態,體驗綠色生態之美的人越來越多,群眾在家門口端起了“生態碗”、吃上了“旅遊飯”。

  第四方面,打造特色產業品牌帶動增收。通過青海拉面品牌培育推廣,我們有近20萬各族群眾在國內外337個城市,開辦青海拉面店近3萬家,人均年收入都在3萬元以上。我們的青綉產業煥發生機活力,30多萬綉工、綉娘憑借著指尖上的“針”功夫,“綉”出了幸福新生活。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把優惠政策兌現好。財政獎補、稅費減免、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政策向特色產業傾斜,60%以上的東西部協作資金用於特色產業發展,推動這些政策紅利快享直達,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組合拳”作用。其次,把增收渠道拓展好。每年吸收20萬人以上的脫貧群眾圍繞特色產業開展務工;支持他們發展符合實際的特色產業;完善推行龍頭企業帶動的合作經濟模式,通過土地入股、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穩定增收。另外,把勞務品牌打造好。用好獨具青海特色的各類金融產品,推動青海拉面、青海蟲草、青綉、柴達木枸杞采摘等產業和勞務品牌提檔升級,新培育一批高原生態、清潔能源、現代服務產業等領域的勞務品牌,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和知曉率,借助品牌效應更好地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