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遠參觀現場展出的文創產品。(中評社 俞敦平攝) |
中評社台北8月7日電(記者 俞敦平)2024台灣文博會展前記者會上,台“文化部長”李遠致詞,強調文創產品的重要性及其對推動台灣文化的意義。他提到從1990年代以來台灣本土意識的演變,以及文創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潛力。此外,他表達了對台南選址的特殊情感和歷史意義,並強調文化在經濟發展中的潛力。
“文化部”7日上午於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聯合餐廳展演空間召開“2024台灣文博會”展前記者會,“文化部長”李遠出席。
李遠今天特別提早到場,參觀了現場展出的文創產品。他仔細聆聽講解並提問,津津有味地欣賞展品,並和台南文化局長謝仕淵一起把玩一隻以台灣貓為主題的文創產品。
李遠在致詞中提到,過去在聽取文博會簡報時,曾因為內容豐富而感到眼花繚亂。當時他提問為何選擇某種顏色作為博覽會主色,以及扭蛋中販賣的商品內容。他回憶起1990年代追求本土意識的時代,當時台灣的顏色常與紅色牡丹花和客家花布聯繫在一起。如今,年輕一代選擇了調和過的顏色,這反映了台灣在過去二三十年來對自我認識和追求的變化。
李遠進一步說明,選擇台南作為文博會的舉辦地具有特別意義。台南不僅以小吃聞名,更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他分享了自己花了18年時間規劃的千里步道計劃,零點即設在台南,象徵著台南在台灣歷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李遠強調,文化創意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潛力巨大。他表示,文化是最容易賺錢的,例如韓國在過去二十多年來,通過文化產業賺取大量經濟收益,而台灣在這方面則相對落後。如今,台灣逐漸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並看到年輕人在文創商品上的努力和創新。
李遠接著談到個人的經歷和對文創產品的熱愛。他最近搬家,從大房子搬到小工作室,需要丟棄70%的物品,但他選擇保留了對他有特殊意義的小玩具和繪本,因為這些物品承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快樂回憶。
最後,李遠強調,台灣文化需要經過消化和融合,不必將所有台灣元素集中在一個物品上,而是要通過歷史的演變和新的創造,形成獨特的台灣風格。他期望文創產品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台灣的文化自信,並為台灣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和文化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