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呂曜志:地緣政治 讓兩岸貿易與過去不同
http://www.CRNTT.com   2023-06-17 16:53:01


挑戰2032-台灣國家願景系列論壇。(中評社 俞敦平攝)
 
  呂曜志表示,從國民所得分布來看,台灣必須進一步加大對服務業的投資。在區域發展方面,數位基礎建設需要繼續加強,並且需要具備快速適應不同應用領域的標準,同時考慮到解決低碳和迴圈經濟問題所需的數位化方法,也必須持續推進。他認為台灣的未來的區域發展將更加豐富、精彩和多元,但也需要更多的人才和政府支出。

  呂曜志表示,在貿易方面,台灣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與印太地區進行良好合作。DIME(diplomacy,information,military and economics)是“民主、資訊、軍事和經濟”這四個詞的首字母縮寫,這也是林佳龍提倡的一個框架。呂曜志認為關鍵在於速度、整合和開放,新的國際規範不再是僅適用於大型企業,而是在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宣導的這些新的國際規範將給企業帶來不同的角色。

  呂曜志認為台灣最重要也最特殊得是台灣面臨的兩岸問題。呂曜志認為中國並非一帆風順,同樣目前面臨著四大挑戰,包括大家熟悉的中產階級“陷阱”、政治圍堵、產業轉型和商業環境以及周遭地區的地緣政治等問題。台灣充分瞭解中國大陸影響力的來源,包含前面提到的中國大陸在北非和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並利用全球化資金和東亞元素作為其國內市場延伸。呂曜志認為台灣需要在未來平衡中國大陸的影響力,他和幾位學者歸納出一個基本主張,在貿易方面,台灣不應過於主動干預中國大陸,但如果世界貿易組織中出現不公平現象,台灣必須予以有力回應。呂曜志認為兩岸貿易仍將呈現一定的周期性,而且可能邁向一種新的常態,這個常態與過去20年有所不同。

  呂曜志認為敏感科技的管制、資訊和治安的明確限製作用,是台灣目前無論是否選舉,都最為重視的關鍵議題。呂曜志表示,透明度反腐和中國企業如何進入國際自主規範也是台灣未來十年持續關注和重視的議題。呂曜志表示,在思索台灣面臨的挑戰之後,台灣智庫對未來十年台灣願景的聚焦,集中在科技、服務和旅遊等領域。他認為在思考未來的政策時,台灣必須考慮以下三個原則:以人為本,促進包容、協調、靈活和安全,而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