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吳鳳嬌:加強閩台基層交流助推福建鄉村振興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00:13:36


論文集(主辦方供圖)
 
  三是先行示範發揮祖地文化“反獨促統”功能。福建省是台灣文化主要發祥地,對台祖地文化資源豐厚。兩地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媽祖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承”,是促進兩地民眾情感交融、實現心靈契合的精神財富。在福建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加強閩台基層交流,推動兩地基層民眾共同保護傳播傳承祖地文化,將福建對台祖地文化資源有效轉化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戰略要素,增進台灣民眾對大陸根祖脈的認同,從而為大陸各區域充分借助兩岸中華文化淵源增進台灣同胞認同感,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發揮先行示範作用。

  四是先行示範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台灣地區於20世紀90年代就提出了“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三生農業”發展理念,在鄉村生態環境整治、歷史文化保護和社區營造上有諸多值得借鑒的經驗。在福建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加強閩台基層交流,有利於借鑒台灣鄉村建設經驗,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福建鄉村發展現代化,先行示範由傳統村落向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的轉變。
 
  吳鳳嬌指出,閩台基層交流助推福建鄉村振興取得積極成效。近年來,福建省充分發揮台胞主要祖籍地的獨特優勢,以血緣、親緣和文緣為紐帶,持續實施尋根謁祖、族譜對接、朝聖祭祀和同名同宗村聯誼等鄉情親情延續工程,每年舉辦300多場閩台基層交流活動,依托海峽論壇連續舉辦12屆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對接活動,全省已有300多個鄉鎮與台灣200多個鄉鎮結對互動,有效地推動了閩台基層交流的常態化、規模化和品牌化。2018年以來,福建省緊抓鄉村振興戰略新契機,積極探索閩台基層交流新路徑,先後出台《關於鼓勵台灣建築師來閩參與鄉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深化閩台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若干措施》等創新性支持政策,試點開展閩台合作鄉建鄉創項目,廣泛吸引台胞來閩參與鄉村環境整治與傳統村落保護等,為鄉村振興增添強勁助力。

  但整體以觀,當前閩台基層交流助推鄉村振興尚處於試點探索階段,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不足,支持群體偏重於台灣建築師和文創團隊,覆蓋面還不夠廣;合作領域偏重於鄉村環境整治與建築規劃建設等,基層組織制度和鄉村文化交流合作相對偏薄弱;組織形式上也偏重於政府主導,民間自發對接較少。

  2010年,台灣地區推動實施“農村再生計劃”,以農村環境與社區營造為重心,強調農村產業、自然生態與生活環境的共同規劃與建設,注重挖掘當地文化特色和旅遊資源,創造農村整體風貌,形成了“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綜合發展的鄉村建設模式。由此可見,台灣“農村再生計劃”與大陸鄉村振興戰略無論在建設目標還是在發展理念上都有頗多相似共同之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