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香港栽下梧桐樹 能否引得鳳凰來?
http://www.CRNTT.com   2022-10-27 11:24:38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據大公報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報告內容豐富,涵蓋衆多範疇,其中一個重點是特區政府更積極和進取地“搶企業”、“搶人才”,包括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人才服務窗口”,以及設立“招商引才專組”。特區政府為了香港未來,為了聚天下英才於香港,可謂是全力以赴,使盡渾身解數。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指出,行政長官李家超的這份施政報告是一份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方向明確、思路清晰、舉措有力的施政報告。報告充分展現了新一屆特區政府作為“當家人”和“第一責任人”,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

  這份施政報告是新一屆特區政府的開篇之作,以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重要講話提出的“四個必須”和“四點希望”為引領,全面貫徹了“一國兩制”方針,積極對接國家戰略,鞏固和發展“八大中心”,提升香港獨特優勢,增強香港發展新動能。

  這份報告亮點多多,例如就指定項目訂立約110個不同指標、增加土地房屋供應、“搶人才”“搶企業”、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等。報告不僅貼地,而且在解決當下面對的難題外,更放眼於未來發展,體現了“民之所呼,我有所應”的責任擔當。

  為香港未來“搶人才”、培育人才,是“人才興港”的大戰略。香港是一個發達地區,與世界許多發達國家或地區一樣面對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問題,要維持香港的競爭力,不斷增加香港的發展動能,唯有招攬內地及海外人才來港發展。為與世界各地“搶人才”,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了“人才八條”,包括:成立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人才服務窗口”、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放寬“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延長工作簽證年期、合資格外來人才在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可申請退還在港置業已繳付額外的印花稅。

  有關舉措可以說是回歸以來,特區政府提出規模最大、政策涵蓋範圍最廣的“搶人才”大計,也是香港保持作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之一的必須之舉。在未來的日子裡,社會上肯定可以營造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的氛圍,香港定能搭上國家高速發展的快車,經濟更上台階。<nextpage>

  眼界要寬 格局要大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就是香港招攬人才的生動寫照。香港未來5年要構築聚集全球不同領或英才的人才庫,人才對象不能單單著眼於內地、美西方國家,也必須吸引“一帶一路”沿綫國家、南美及非洲等國的青年人才及投資者來港。打鐵還需自身硬,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亦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對很多人才來說是十分有吸引力;但仍需要相關政策來配合。特區政府要盡快完善高端人才、專業人才、科研人才等來港進行研究、工作、生活的配套和基礎設施建設。

  “良禽擇木而栖”,筆者作為在大學講台工作20多年的學者,深深感受到人才是社會最重要的生產力。人才不問出處,當來自世界各地人才感受到香港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自然能吸引他們前來,從而帶動香港發展。施政報告提出要招商引資引才,推出各項強化競爭力,吸引人才、培養人才、成就人才的政策,我非常支持。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非常是什麼,就是不尋常,就是異於常人,施政報告提出的招攬人才大計,對香港特區今後的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聚天下英才於港,就是尋找“非常之人”來港工作,來此成就一番偉業。

  疫情改變了世界,疫情也改變了香港,我們要盡快複常,盡快步入到發展的高速軌道,就需要“人才八條”來提供支撑,特區政府為全球英才建設平台,提供機遇,但我們也要思考、參考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才戰略,“招商引才專組”也需要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地完善人才引進政策,用好全球創新的人力資源,精准引進高端人才和專才,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專心科研和工作。

  希望特區政府在這場世界“搶人才大戰”中,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魄、容才的雅量,吸引世界優秀之英才來港,抓住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的重大機遇,為國家發展、為香港發展貢獻力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