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展綠色數字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2-08-10 08:48:53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數字經濟是結合智能、知識和創造力創造財富的經濟,是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自1996年唐•泰普斯科特在《數字經濟:網絡智能時代的承諾與危機》一書中提出概念以來,它已成為全球經濟理論和實踐競爭的制高點。

  創新在哪裡,數字經濟就在哪裡

  北京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楊開忠文章分析,不同經濟活動因生產函數不盡相同而具有不同的區位選擇。相對工業經濟來講,數字經濟具有不同的生產函數,必然具有自身特點的區位選擇規律。目前,這方面的專門研究雖然比較少,但數字經濟活動區位選擇至少具有三個規律性特點。

  一是歷史路徑依賴。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是數字經濟生產函數的最大特點。數據是在哪裡生成的?對這個問題雖有不盡相同的回答,但有一點是共識,即數據是人的生產和消費活動的產物。這意味著,人的生產和消費活動在哪裡,數據生產就在哪裡,哪裡就有數據采集、挖掘和確權等活動;生產和消費活動越發達,數據生成和禀賦就越豐富,數據采集、挖掘和確權等活動就越發達。因此,數字經濟活動的區位選擇對經濟發展的歷史路徑具有較強的依賴性。

  二是人才指向。作為知識經濟,數字經濟是創新驅動的,數據、算法、算力三大技術創新是其核心驅動力。這意味著,創新在哪裡,數字經濟就在哪裡。大家知道,創新決定於研發(人員、資本)投入量和知識存量。考慮到資本追逐人才、人才掌控知識、特別是占知識存量絕大多數的“意會知識”,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因此,人才在哪裡,創新就在哪裡,哪裡有人才,哪裡就有創新,哪裡就有數字經濟。

  三是集聚指向。數據使用具有十分突出的報酬遞增特點,從國際層面來看,由於數據在國際之間的相對不完全流動,相對小國,大國發展數字經濟具有顯著的規模經濟優勢;從國內來看,由於數據在地區之間相對高度開放和自由流動,人口和經濟密集地區相對稀疏地區似乎並無多少優勢,也就是說,數字經濟活動的區位選擇似乎並不存在集聚經濟指向。然而,數字經濟是創新驅動的,而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是創新的關鍵投入,而人口和經濟密集的地方顯著有利於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就成為創新的搖籃和中心。因此,相對工業經濟,數字經濟區位選擇具有更高的集聚指向性。

  由於上述三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從世界範圍內來看,數字經濟地理上沒有表現出傳統的南北鴻溝,而是由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主導,中美兩國集中了全球大比例的數字經濟,其中,區塊鏈技術相關專利達全球的75%、公共雲計算市場達75%以上。從全國範圍來看,作為國家經濟核心區、科技創新中心、人才發展高地,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地區是中國數字經濟高度集中區域,三地合計占全國數字經濟55%左右,比三地GDP合計占全國GDP44%的比重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可以預見,在新發展階段,沿長江幹流內陸地區、山東半島和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等一些高密度地區,數字經濟無疑會快速發展,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作為中國數字經濟地理第一梯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會改變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