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凝聚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的合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7-06 21:32:40


  中評社北京7月6日電/據新華社報道,題:凝聚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的合力——來自“全球發展:共同使命與行動價值”智庫媒體高端論壇的聲音

  “全球發展:共同使命與行動價值”智庫媒體高端論壇4日至5日以綫上綫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與會嘉賓圍繞全球發展的主題,分享對全球發展倡議的認識與理解,交流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踐與經驗,探討如何為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方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恰逢其時

  與會各方普遍認為,在國際發展事業何去何從的關鍵時刻,中方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恰逢其時。倡議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契合各國人民期盼,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全球發展、怎樣實現全球發展的重大課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陸昊說,中國和世界各國的實踐昭示我們,發展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在發展中解決。全球發展倡議是中方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著眼發展這一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聚焦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提出的全球發展中國方案。

  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指出,全球發展倡議指明發展重點,是一個可靠的機制。“在短期內,全球發展倡議可以幫助各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并恢複發展動力,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從長遠來看,全球發展倡議可以幫助建立一個全球發展共同體。”

  塞爾維亞前總統鮑裡斯·塔迪奇表示,在當今國際環境下,中國向世界發出的呼籲尤顯重要。“如果不學習如何實現發展,我們將永遠無法實現和平。”
<nextpage>
  多哥前總理、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總裁吉爾伯特·洪博指出,在當前背景下,通過提振區域和全球夥伴關系,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倡議顯得尤為可貴。“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對全球發展倡議所確定的減貧、糧食安全、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表示高度贊賞。希望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以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指引,與不同國家、地區和多邊夥伴開展持續對話。”

  倡議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

  不少嘉賓指出,全球發展倡議彰顯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價值理念。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石泰峰表示,全球發展倡議將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努力目標,努力實現不讓任何一國、任何一人掉隊的目標。

  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副主任王曉軍認為,2030年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代表了全球對繁榮與公平的認識,那就是“不讓任何人掉隊”。“人應該是,而且必須始終是全球、區域和地方發展努力的核心。”

  “發展應當以人作為中心。脫離了人的發展是不穩定和不可持續的。”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主任胡裡奧·裡奧斯說,近年來,中國在努力消除極端貧困的過程中,強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性,一系列政策的實施,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nextpage>
  阿爾巴尼亞全球化研究所執行主任馬塞拉·穆薩貝盧認為,中國許多經驗對發展中國家有借鑒意義。全球發展倡議為全球發展合作規劃藍圖,鼓勵不同國家加強合作、共同發展。

  聯合國發展系統駐華協調員常啓德說,聯合國駐華系統支持全球發展倡議,并希望借助全球發展倡議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性別平等,給年輕人更多機會,這樣才能不讓任何人、任何國家落在後面。“我們也希望能提供最好的技術支持,確保全球發展倡議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高度契合。”

  聚焦行動,為倡議落實提供智力支持

  直面使命,起而行之。與會各方普遍認為,破解當今世界發展難題,需要匯聚國際社會各方智慧和力量。推動全球發展,行動為先、互鑒為要、團結是金。智庫、媒體和工商界人士在推動發展中,責任在肩,大有可為。

  墨西哥駐華大使施雅德表示,全球發展倡議是一個務實的框架,十分具有吸引力。施雅德呼籲各方保持開放、務實和發展的態度,采取實際行動,實現共同發展目標,為人類帶來福祉。“各國之間的關系不能由成見所定義,而應由我們對繁榮和共同機會的渴望所定義。”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指出,現在最重要的是加快行動步伐、共同努力,真正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政府應發揮更大的作用,注重教育,鼓勵創新,將市場中湧現的技術更好地推廣到應用中,縮小數字鴻溝。
<nextpage>
  王曉軍認為,智庫在為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的政策和實踐提供信息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我們期待著加深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全球智庫界的合作。”

  關於媒體在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中的作用,巴西247網站主編雷昂納多·阿托什從金磚國家的視角切入,并表示應該加強金磚國家的媒體合作,報道新聞中不常被西方媒體關注的“另一面”。

  本次論壇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中國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同承辦。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200餘位代表以綫上綫下方式參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