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表示,中國智庫建設確實在過去的十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首先,在整個的智庫熱潮當中建立起來的一大批智庫和一個多元化的智庫格局現在在穩定下來。在新智庫出現、傳統智庫改革發展的背景下,形成了多種分層,多個分類,各個專業都有自己的智庫的發展,這是非常可喜的。
第二,在10年當中,這批新的智庫和政府也形成了更好的互動關係,特別是智庫向政府的輸出是比較好的,尤其相比於美國的智庫,中國智庫和政府之間的關係更加穩定,更加可持續,也有常規化的渠道。
第三,中國形成的這批智庫,特別相對於美國來說,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不撕裂。達巍說:“我覺得美國的智庫在過去的20年的時間裡面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它的撕裂,它的政治極化影響到了智庫的發展,智庫本身,大量的倡議型的智庫有比較明顯的導向。中國的智庫沒有這個問題,整體來說都是專業性比較強,不是服務於特定的某一種觀點或者某一種意識形態或者某一個利益集團,這一點保證了中國的智庫的研究質量是比較穩定的,是比較平衡的,是比較專業性的。”
談到智庫建設未來的挑戰,達巍認為,首先,過去10年,我們的智庫還沒有能夠成功地提供特別重要的思想。整體的思想性和對政府的幫助是不太夠的。而對比美國的對華戰略的調整,在過去的十年,其實智庫在裡面扮演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是在塑造、推動著政府的一個重大戰略的調整。相比之下,中國的智庫不管是在“一帶一路”,還是在對美的戰略,還是在其他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重大的思想的建設上面,“我覺得是缺位的。那麼怎麼樣提供給中國的決策,給中國大國外交提供有效的思想資源,這是我們面對的重要的挑戰,我覺得也是還沒有能夠做的、還不到位的地方。當然這個思想的挑戰也表現在如果你能夠給中國的政府給中國的決策者提供思想支持,那麼意味著你也能夠給世界提供思想和產品,這一點我覺得當然同樣也是缺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