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南水北調移民:滿意新生活 為丹江口驕傲
http://www.CRNTT.com   2023-09-25 00:49:35


丹江口市水利和湖泊局黨組副書記張正有(中評社 盧哲攝)
 

  丹江口市水利和湖泊局黨組副書記張正有對中評社記者講述丹江口庫區移民歷史時說,丹江口地方特殊。1958年,丹江口大壩建設開工,2005年9月,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大壩開始加高。“中國水都”丹江口、為一江清水北送,丹江口人舍小家為大家,先後兩期移民搬遷26萬人,共淹沒土地面積455平方公里,成為湖北省淹沒面積最大、搬遷安置人數最多、移民工作任務最重的縣市,丹江口百姓在服務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中鑄就了偉大的移民精神。

  “那時候的移民,最早期是有外遷到新疆、內蒙、甘肅等全國各個地方。後來吸取了早期工程的經驗教訓,故土難離,後來就安置在本省範圍內。漢江中下游廣闊的土地,國家收購之後分給老百姓。房子和土地、交通配套包括路燈、污水處理等等都安排好,才遷過去。”張正有說,搬遷過程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外遷內安不同的形式,通過政府鄉鎮幹部一幫一的方式,在做好宣傳的基礎上,“動員大家,給大家算經濟賬,算算未來的生活的願景,給大家做思想工作”。張正有說,“移民從一開始的抵觸情緒,到後來大家都主動、自動地搬。”而如今,“安置村甚至比城裡的條件還要好,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發展產業有支撐,現在老百姓都安居樂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