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 
二十大新聞中心第五場集體採訪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2-10-22 00:47:36


集體採訪現場(中評社 盧哲攝)
 

  為了說明這個變化,這裡我想也給咱們記者朋友們介紹一些具體的情況和數據。從水的情況看,10年來,三江源區水源涵養量每年增長6%,每年向下游輸送水900億立方米,重要的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這是一個情況。

  第二,從林草來看,這10年,青海的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提高了11個百分點,現在已經達到了57.8%,國土綠化新增林地是1800萬畝,濕地面積達到了8萬多平方公里,土壤荒漠化、沙化現象呈現出縮減的趨勢。

  第三,從碳的方面看,青海的生態系統固碳總量全國排第一,是巨大的碳匯盈餘地。

  第四,從野生動物的種群來看,我這裡講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動物,像青海湖的裸鯉,也就是咱們常說的湟魚,現在總量已經達到10.8萬噸,是保護前的42倍。還有,號稱“高原精靈”的藏羚羊,從1萬多只增長到現在的7萬多只。當然,還有咱們的雪豹、藏野驢等等都呈現出種群持續增長的態勢。可以說三江之源水清、草盛,“中華水塔”堅固豐沛。

  這裡我想再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青海生態環境保護最具標誌性的突出成果就是國家公園建設。2020年8月,我們舉辦了首屆國家公園論壇,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發來賀信。2021年10月,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成立。同時,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已經全面完成,我們也正在努力地創建青海湖國家公園。可以說,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邁上新征程,我們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地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地當好“中華水塔”的守護人,為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持續地用心、用情、用力,扛牢源頭責任,體現幹流擔當,做出江源貢獻,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