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觀察:港府傳媒公關有新特點
http://www.CRNTT.com   2022-08-26 00:43:18


李家超Instagram賬號(頁面截圖)
 

  近期令筆者印象較深的是,李家超早前在“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上公布特區政府的五點防疫政策,其社交平台幾乎同一時間就上載了製作好的圖示海報,圖上還標出李家超三個社交平台賬號地址——這是香港網媒的慣常發稿形式。也就是說,港府新聞團隊不僅顧及傳統報紙、電視台的需求,還涵蓋了網媒及新媒體的需求,形式可謂多元。而從傳播角度來看,主辦方有效率地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對搶佔傳播版面、抓住話語權、增進與傳媒的關係,必然利大於弊。

  眾所周知,新一屆政府籌組以來,坊間不斷有聲音提醒,要政府吸取近年、尤其是“修例風波”以來的教訓,希望做好政策講解和宣傳工作,把抹黑、污衊消滅在萌芽中。前任特首在卸任前回顧工作時也曾感歎,特區政府的一些工作本質是好的,但在政策講解和宣傳中吃了大虧,導致政策推行遇阻,社會問題得不到解決,更影響政府施政及威信,引起更多社會矛盾。

  新一屆政府上任以來,強調“特別重視輿論公關工作”,積極透過不同社交平台發放其動向和政策相關的信息。李家超也曾經在接受訪問時提到,“希望多用社交媒體,公道地讓老百姓明白政府的工作”。從近兩個月個各部門、機構的表現來看,注重與傳媒的聯繫、加強社交平台傳播、增加內地宣傳平台,成為新一屆政府輿論公關、傳媒策略的新表現。

  總體來說,願意溝通、主動溝通是好事。營造特區政府與普通市民、香港特區與內地民眾的和諧交流氣氛,打造良好緊密關係,必然有助於日後施政溝通、合作往來。但與此同時,如何制定切實可行、實質為民的政策;如何形成有效、實用的溝通渠道而不變形為花哨的政治口號宣傳廣告;如何更真切地吸引香港青年參與交流互動;又如何避免社交媒體內容出現不慎發言而成為“輿論把柄”等,更是新一屆政府需要注意和思考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