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觀察:新時代的香港書展有何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22-08-02 00:19:34


香港書展(中評社 盧哲攝)
 

  2015年,不少文化學者開始關注及研究“本土意識”帶給年輕人的影響。書展出現了一批回顧內地與香港關係的研究及故事書籍,多位作者在接受採訪時呼籲,希望通過回顧歷史提醒社會,香港本身是移民社會,港人血緣根基來自祖國內地,並且大力提倡香港開埠時期兼容並包、努力奮鬥的城市精神。當時的一些書籍和講座,都體現了這些特點。但實際上,2015年之後,雖然非法“佔中”偃旗息鼓,但社會上鼓吹本土意識的風氣仍舊非常強大,並且有不可控的趨勢。也由此出現了一些具有立場之爭的文化交流現象。

  到了2018年,隨著香港本土激進派成形,香港書展無奈地被當時泛政治化風氣影響。當時有媒體形容:“香港書展所折射的多元化光譜,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政治博弈的舞台。”此後的兩年,香港書展被泛政治化的示威頻頻騷擾,有示威者針對香港大型出版社,要求市民罷買;2019年,書展更是因為示威活動而人流量大受影響,營業額下滑。而那個時期,不少書商推出了政治書籍作為主打。其中也混雜著宣揚、鼓吹“港獨”,抹黑國家及特區等等“夾帶私貨”的書籍,引起輿論詬病。

  大亂大治。2021年,因疫情停辦一年的香港書展舉行。在國安法之下,正本清源的香港書展恢復了原本應有的“文化盛宴”的日常。而經歷“修例風波”之後的香港社會,對國家和香港、對“一國兩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青年及歷史有了更多的重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