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評社 段曉魯攝) |
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記者 段曉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香港是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與大灣區各城市優勢互補,持續優化各項互聯互通措施,是大灣區建設的積極參與者、推動者、得益者。
李家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今年是《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的五周年。在國家全力支持和大灣區城市的攜手努力下,大灣區多年來積極發展成為國家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李家超亦表示,香港是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與大灣區各城市優勢互補,持續優化各項互聯互通措施,是大灣區建設的積極參與者、推動者、得益者。我在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推出了多項關於推動大灣區建設的措施,包括推動河套港深創科園發展,以及在物流、航空、專業資格、資金、數據流通以及法律等多個領域加強互聯互通和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
李家超指出,大灣區的“大”,體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宏大的規模和深遠的影響力。大灣區是國家經濟活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國企民企蓬勃發展,科創能力實力雄厚。目前,大灣區人口已超過8600萬,去年的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規模已經相近於世界第十大經濟體。大灣區由位處廣東南部九個城市,加上澳門和香港兩個特區組成。這九個城市是內地外向度最高的經濟區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集聚創新要素;澳門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也是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香港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營商環境世界前列。大灣區“9+2”城市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正向世界一流灣區邁進。
李家超指出,大灣區的“灣”,象徵了粵港澳三地沿海而立,海納百川的港灣魅力。大灣區百川匯流,聚集海內外高端人才,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其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五年蟬聯全球數碼競爭力第二位,肯定了大灣區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的創科實力。大灣區擁有豐富的海港、空港資源,正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交通物流樞紐。香港在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續列全球第四,我們將善用香港的海事專業服務,與內地和澳門一同提升大灣區港口群的國際競爭力。航空方面,香港正與東莞發展“海空貨物聯運”模式,推進“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的發展。香港與珠海機場最近也加強股權合作,強化“經珠港飛”客貨運服務基礎。這些措施將促進大灣區交通物流產業發展,全面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李家超稱,大灣區的“區”,代表的是區內各個城市之間的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明顯,我們全力建立互聯互通的城市群,推動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高效流動。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格局,正好體現大灣區建設的成果。香港市民北上消費、內地市民南下旅遊購物已成為常態,促進了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人文交流。今月初,中央政府恢復深圳市戶籍居民赴香港“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並把“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擴展至持居住證的深圳市非戶籍居民,方便多達千萬以上的深圳居民自由訪港,進一步為香港的旅遊、餐飲和零售等行業注入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