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日前,隨著最後一堂法語專題翻譯課落幕,中國文物和博物館筆譯工作坊圓滿收官。該工作坊屬於“新漢學計劃”海外高級中文翻譯人才培養項目,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舉辦,青島世界漢學中心、中國文化譯研網(CCTSS)承辦。
本次工作坊聚焦“中國文物和博物館”主題,依托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青銅器、瓷器、書畫、服飾、飲食等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創新開設“中國文化課”“語言翻譯課”“展覽文本翻譯實踐”等三大板塊,覆蓋阿拉伯語、英語、法語、俄語、意大利語、日語、波斯語7種語言,吸引了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的260餘名漢學青年學者線上參加研修。
工作坊課程邀請了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7位文博領域資深專家、策展人,以及翻譯領域的12位中外資深專家,為學員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主題講座。
工作坊還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現場設置了融媒體沉浸式直播課——中國古代服飾專題課程。
為使學員們更加直觀感受中華服飾的錦綉華彩,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王方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展覽現場開講,帶領漢學青年們身臨其境,瞭解、領略中國博大精深的服飾文化。
課程中,王方為學員們生動展現了中國古代服飾的審美取向和穿著場景,系統講述了中國古代服飾的衍變歷程,為他們呈現出了一部立體版的中國古代服飾簡史。觀展的漢學青年們相聚在不同時空中,共同感受中國古代服飾的風采。
“請問中國古代兒童服裝有什麼特色?”“漢代節慶和平時穿的衣服有什麼不同?”“鶡冠這種帽子代表什麼樣的社會地位?哲學家鶡冠子是因為喜歡戴這種帽子,所以得名嗎?”……互動答疑環節氣氛熱烈,來自各國的漢學青年們踴躍提問,王方則對提問一一進行專業解答。
王方表示,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希望文物能夠作為領識之弓箭,中國文物和博物館筆譯工作坊能夠成為漢學青年學者們瞭解中國歷史的鑰匙、連通世界的橋梁,助力溝通中西文明。
本次工作坊注重培養和提升學員的翻譯實踐能力,在文博主題文化課講授、語言翻譯課交流之外,還特別設置展覽文本翻譯實踐環節。學員們對相關展覽介紹的選段進行試譯,並由授課專家進行逐一評審。
在青銅文物主題課程中,來自歐亞大陸多國的俄語漢學青年學者們表現活躍。來自黑龍江大學的榮潔教授用幾個視頻片段向學員們介紹了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的器物用途和青銅製造工藝中的“模”與“範”,讓文物在學員們心中“活”起來。課堂上,秉持著譯文“沒有最好衹有更好”的理念,師生相互切磋、推敲字句。在討論中,學員們對於“爐”“鼎”“鍋”的翻譯各抒己見、思想碰撞,最終精心打磨出一篇完整的青銅器專題譯文,讓後母戊鼎、四羊青銅方尊等多件珍貴展品在俄語世界裡煥發出動人的魅力。
本次工作坊中,漢學青年們先悟“道”,後學“譯”,在實踐與互動中切磋譯技,深入瞭解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的差異,探討文物名稱翻譯的特點,尋求文博領域的可操作性翻譯策略,對中國文博翻譯從理論到實踐都有了深入的理解和體驗。
來自意大利的優秀學員喬影表示,這是他第二次參加筆譯工作坊,通過課程學習和交流,掌握了古代中國的新知識,學到了如何翻譯“文化空缺詞”等新的翻譯策略,希望此類筆譯項目能夠一直進行下去,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水平不斷提升。
據介紹,自2021年以來,工作坊圍繞中國文化、影視、文物和博物館等主題已成功舉辦3屆。學員們從中國文化課、語言翻譯課上充分感受了語言、文學與翻譯的獨特魅力,為日後更加理解中國、翻譯中國、讀懂中國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今後,工作坊計劃吸納優秀學員參加相關翻譯項目,為漢學青年學者的翻譯培養工作留下長期的、延續性的成果,以“新漢學”向世界傳遞中國的人文精神,共同譜寫全球文明互鑒的華彩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