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3日電/據大公報報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023至24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表示,新財年賣地計劃共推出12幅住宅用地,計及一鐵一局等,預計全年潛在土地供應可建約20550個單位,遠高於之前的估算需求。
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中表示,今個財政年度(2022至23年度)的地價收入預算為711億元,較原本大幅減少489億元或40.8%,主因部分地價較預期低,以及部分地皮流標收場。
他續說,2023至24年度賣地計劃共有12幅住宅用地將推出,計及鐵路物業發展、私人發展與重建,以及市區重建局項目,預計全年的潛在土地供應可建約20550個單位,較《長遠房屋策略》的1.29萬夥單位年度估算需求高出約60%。此外,賣地計劃內共有3幅商業用地及3幅工業地,提供約215.3萬方呎商業樓面面積,以及183萬方呎工業樓面面積。
若按照來年度的賣地計劃及土地供應計算,下財年地價收入預計為850億元,意味著較上財年預算的711億元增加約20%。雖然預算的地價收入按年上升,但翻查資料,特區政府地價收入將連續2年低於1000億元的水平,並貼近2020至21年度實際地價收入887.1億元水平。對上一次逾1000億元水平為2021至22年度,當年實際地價收入約1411.1億元。
此外,特區政府持續加快造地,預期未來5年通過賣地計劃及鐵路項目,向市場提供不少於7.2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據消息人士透露,當中有近六成土地供應來自新發展區及新市鎮,例如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廈村、元朗南及東湧新擴展區,而四成則來自其他地區的特區政府賣地計劃和鐵路物業發展項目。
1.4萬過渡性房屋未來2年落成
房屋供應方面,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興建約3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比《長遠房屋策略》的供應目標高約20%,滿足未來10年約30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但由於房屋用地並非每年平均分布,加上造地需時,短期內可供發展公營房屋的土地仍然短缺。為了盡快填補短期公營房屋供應不足的缺口,並及早改善居住於不適切居所市民的生活環境,特區政府已覓得8幅土地作興建“簡約公屋”之用。至於過渡性房屋,截至2022年年底,約7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已投入服務,預計未來2年將額外有約1.4萬個單位相繼落成啟用。
在推動公私營協作方面,陳茂波表示在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的“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先導計劃”,鼓勵發展商興建資助出售單位,以指定市價折扣率售予合資格人士,特區政府正在制訂先導計劃的政策框架,並計劃在今年稍後時間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