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何建宗。(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中評社香港11月1日電(記者 段曉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0月19日發表首份《施政報告》,闡述政府“搶企業”、“搶人才”的策略,強化香港的競爭力。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何建宗接受中評社採訪,他表示,施政報告對於人才方面提出了許多新措施,且很多都突破了過去多屆特區政府的思維和視野,尤其是對於“大市場小政府”、“本地就業優先”和“政府投資商業”這些過往的“金科玉律”有新的理解。
何建宗說,李家超重點提出搶企業、搶人才,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看出人才資源關係到香港的競爭力,而人才短缺不只是香港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有一些人批評特首重視搶人才,忽略留人才,這種批評是站不住腳的。“對內留住人才”和“對外吸納人才”是完全不一樣的工作。以一個機構來說,“留住人才”基本上是人力資源和福利的範疇,重點是增加員工滿足感和獲得感,一般從擴大升職機會和學習機會,以及提高薪酬待遇方面下手。“吸納人才”則不同,一方面可能是出於解決勞動力短缺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跟未來發展目標相契合。
何建宗亦表示,過去特區政府不是不重視人才問題,但過往措施都是以“香港人就業優先”、把人才政策等同“培訓和教育本地居民和勞工”這些靜態思維主導。從今次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人才簽證相關措施,及側重發展某些產業,如創科和生命科學等,可以看出政府有放眼世界去思考什麼是未來產業及人才流失或留下的主要原因,更針對各項措施首設績效指標,相信有望為香港吸引更多人才。
何建宗指出,如今世界各地都在搶人才,各種人才政策可說是層出不窮,力度也是不容小覷。就拿大灣區內地城市為例,許多城市都大打“補貼戰”。例如,碩士或博士畢業生落戶廣州可獲得一次性住房補貼3至6萬不等。香港或可參考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做法,為所有世界一百強大學博士畢業的人才提供一次性補貼,比如港幣十萬元。香港人願意讀博士的人極少,但要建成十四五規劃下的八個中心、必須加大力度招全世界的高端人才。一次性生活補貼表達的是香港對全球人才的誠意,也能加快發展香港創科,高等教育,文化藝術等重要領域。
對於新加坡跟香港的人才競爭,何建宗表示,目前來看,我們得承認新加坡是搶佔了先機:兩者同為亞洲金融中心,各方面條件都相若,而新加坡先我們一步提出ONE pass計劃,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且防疫措施方面相較香港也更寬鬆。但如今香港也提出了自己的招商引才政策,且力度也很大,再加上香港的固有優勢(低稅率及傳統的四大中心等),背靠祖國,相信對人才的吸引力也相當大。
關於更好的幫助香港經濟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何建宗認為,一方面,要鞏固香港固有優勢,這就要求政府著力改善民生問題,尤其是解決青年就業及發展問題,“青年興則香港興”,政府不僅要支持本地青年在香港發展,更要鼓勵他們在大灣區內發展。隨著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形成,在通關以後,預計更多市民選擇“通勤式融合”大灣區,即香港居住、深圳上班,或者深圳居住、香港上班,同時獲得兩制的好處和紅利。此外,香港也要善用國家的各種支持,如十四五規劃及大灣區發展綱要,更加主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