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務實向前 搶人才要鬥快
http://www.CRNTT.com   2022-08-22 10:07:08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據大公報報道,香港人口老齡化,不少行業人手短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說:“在經濟發展方面,人力是首要的,因此,做好搶人才的工作相當迫切,尤其疫情過後,世界變化得很快,搶人才已經成為全球社會的主調。”他表示,勞福局已經構想了一系列吸納人才方案,具體由特首決定,他預告有關詳情將在施政報告公布。

  孫玉菡表示,會研究如何做好人口老齡化引發的安老服務需求,探討增加護理員及護士,“希望能够建立制度,長遠持續處理人手的問題”。\大公報記者 邵穎

  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2022年年中香港有729萬人,按年減少12.1萬人,下降1.6%。今年5至7月的最新數字,總勞動人口約為376.1萬人,按年下跌3.2%,較2018年6至8月最高位,流失超過24萬人。

  孫玉菡坦言,從數據看,香港的勞動力人口過了高峰,已是不爭的事實,“本地人向來都是我們的主力,因此一定要留住本地人,香港發展一定主要靠本地人,培養本地人才亦是大前提”。

  多間安老院舍落成  缺專業護理

  現時,輸入海外人才的“一般就業計劃”推行部門,已由保安局轉為勞福局,不過,申請簽證的操作層面工作仍由入境處處理。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明言,要向全球“搶人才”,包括優質的、香港缺乏的、涉及醫療、創科等範疇,除了吸納海外人才,亦要重視本地人才。

  政府早前公布,預計明年會有多間安老院舍落成,安老業面臨嚴重人手不足,未來更多院舍落成後,如何能够做到人力供應充足?孫玉菡表示,安老業有兩端人才,包括醫護人員與護理員,政府會設法進一步增加本地護士供應,“很多人都願意做護士,很多高校也願意開設護理系,但培訓的容量有限,希望可以有空間令本地的培訓再增加”。<nextpage>

  至於安老護理員短缺,孫玉菡說:“我們的原則是會盡量用本地人手,但當本地人手不足時,一定要想其他辦法。”原則上希望以本地人就業優先,但有些工種,隨著香港的社會發展,未必可以請到那麼多人手,亦要探討其他方法。

  建立可持續方案  解決人手荒

  “如果人不够,如何去開新院舍?”孫玉菡以“補充勞工計劃”輸入外勞為例,現時約半數外勞在私營安老院從事護理員,今年3至5月疫情高峰期時,更有一次性的特別寬鬆輸入計劃,擴展至所有安老院舍可申請,基本一個星期內回複是否通過,最終接到2000多宗申請,反應不錯,紓緩業界問題。

  不過孫玉菡強調,長遠來看,隨著大型院舍的落成,一定要想辦法建立持續的人手處理方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