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月8日上午記者會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2-02-09 00:17:06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評社 梁帆攝)
 
 
  我在上星期的一個記者招待會中都曾向大家說過,從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得到的數字,現時入住醫院而需要有比較高度的治療,譬如要使用氧氣或者要進入深切治療部——當然數目並不多,我們亦不希望這方面的數目多——在這為數不多的數字中顯示,患者全都沒有接種疫苗。隨著現時出現一些安老院舍的院友因為員工感染而被感染,這個風險將會越來越大,所以我們必須要爭取繼續在“動態清零”的大前提之下加快疫苗接種。
 
  有人說“動態清零”涉及龐大的經濟代價和社會代價,但我想在這裡說明——人命、健康和香港的醫療系統不致崩潰,更加符合香港的公眾利益。又有人說“動態清零”是不可以持續的,但我們現在的堅持正正就是希望用好這一段時間來提升疫苗接種率,避免出現我剛才說的情況,對醫療系統帶來無法負荷的壓力和嚴重的衝擊。
 
  有了堅持的理念,我們這兩年來都是按著“外防輸入”和“內防擴散”的策略來行事。這個策略亦讓我們安然渡過了四波疫情。大家不要忘記,我們由去年五月起,即最後一宗本地確診個案出現開始一直至十二月底,疫情也處於一個非常穩定的局面,令我們可以放寬不少社交距離措施。但這種“外防輸入”和“內防擴散”的策略並不是“鐵板一塊”,政府會按當時疫情的情況來作出適度的調較,例如我剛才說過,在去年五月至十二月底,疫情非常穩定時,我們可以放寬措施,市民可以增加一些社交活動,處所可以增多一點營業空間。但到了十二月底,出現首宗Omicron的本地個案後,我們又即時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差不多至最嚴厲的水平,在一月七日生效,目前仍然是推行這一套非常嚴厲地收緊了的社交距離措施。
 
  因應Omicron病毒的傳播或它比較短的潛伏期,我們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都做了一些調整,從而減低我們承受的壓力。譬如我們早前把在竹篙灣接受檢疫的市民的檢疫期由21天下降至14天;在外地回港的人士的檢疫期亦由21天減至14天。隨著我們現時檢測能力較緊張,亦因為Omicron的潛伏期比較短,我們今早亦公布了由現時開始,強制檢測公告,即是CTN(compulsory testing notice),它的檢測頻率改為兩次,以前是三次,即每位須接受強制檢測的人士在首三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到第四至六天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我給大家這些例子是要說明我們不斷按著形勢來調校這一套策略,但當然應用策略時的基本原則是要“快”,因為生命至上,在“快”大前提下是以科學為本、風險為本去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我認為在今次這一波疫情我們可以做得更加快,所以這一段時間我們都在不斷加快和加大我們各方面的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