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壯稱,面對如此嚴峻的現實,美國作為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領頭羊,是絕對不會接受的。與此同時,中國在高科技及互聯網產業的迅猛發展,造就出一批進軍國際市場的優秀企業,例如華為、騰訊、阿里巴巴、小米等。對此美國已不能容忍,而中國當然也不會再走回頭路,所以美國只好從幕後走上前台進行正面打壓,孟晚舟事件只是一個開始。他相信,未來美國的對華政策將比建國初期錢學森先生所處的時代更差。一個新時代已經在變局中來臨,不想面對它已沒有可能。
李大壯指出,最近一段時間,國際社會出現一些與兩岸問題有關的負面事件,包括立陶宛和捷克通過涉台決議、歐洲議會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美國支持台灣入聯並邀請台灣出席“民主峰會”、台灣駐美辦事處更名、美台聯防合作(台灣核武化)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說,這都是一些“老曲新詞”,只是在不同時間穿上不同外套。但不可否認,有些事情確實指向中國的軟肋。如果某天上述某件事真的發生,結果又會如何呢?另外還應看到,國際社會的反華勢力已經對中國形成了局部包圍之勢,從東邊的日本,到西部的印度,再到最南端的澳大利亞,未來這個包圍圈逐漸完整,也並非沒有可能。
李大壯認為,目前兩岸關係已經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所面臨的首要選擇就是“解放台灣”或者“和平統一”。而無論最終採用何種形式,如果能夠對所付代價和所獲成果給出相對客觀的“量化”評估,必將有助於作出正確選擇。相信這也是相關研究機構今後需要給予重視的一個具體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