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信賢:美國把台灣當籌碼 沒要做刺蝟豪豬
http://www.CRNTT.com   2021-12-09 00:33:07


政大東亞所位於綜合院館大樓內。(中評社 倪鴻祥攝)
 
  王信賢指出,美國自行評估一下應該也清楚,對台軍售這些武器真能讓台灣在沒有外力的資源下還能夠做好自我防衛嗎?美國賣新加坡、日本最先進的F-35戰機,為何不賣台灣?因為美國考量美中關係時,真正的是政治考量而非軍事考量,所以並不是要讓台灣真的成為刺蝟,或者是豪豬,也就是說,美國並沒真的展現讓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

  王信賢說,美國的政治考量,其實就是美中關係如何維繫。因為中美兩大國對峙是好多籌碼一起在打,美國怎麼可能把台灣這麼重要的籌碼一次打掉?簡單說,一旦滿足台灣自我防衛的需求等於一翻兩瞪眼,美國手上的台灣籌碼沒了,再下去誰輸贏會很清楚,美國怎可能為此引發大災難?美國一定認為台灣這個籌碼這麼好用,當然會一用再用,不可能只用一次、用完就算了。

  王信賢表示,對中國大陸來說,若對台採非和平手段,一定得付出很大的代價,因此目前看來沒想這麼做,只是以前講“和統”是比較偏向經濟社會融合或是心理契合,現在講“和統”有“以和逼統”之意,用大陸的話來說就是“要認真思考解放軍在和統中的作用”。

  王信賢指出,之前有人講“北平模式”,就是透過武力包圍讓台灣自動投降來談判,這可能是對岸最想做的事,但武統並不是對台優先選項,而應該是最後的選項,所以北京不會輕易啟動武統,除非真的出現“反分裂法”裡的三個條件(“台獨”、台灣內亂造成兩岸分裂、無和平統一的可能),也就是11月16日中美領袖視訊峰會中方提到的“紅線”。

  對於11月16日中美領袖視訊峰會。王信賢認為,這次比較關鍵的地方在於拜登上台執政10個多月後對於中美關係有了“定錨”的效用,也就是美國在美中之間在特朗普時期是衝突與競爭,拜登主政後是衝突、競爭、合作的混合,只是長期戰略還是以競爭為本質。

  王信賢表示,中美之間是全球一盤棋在玩,即便是區域問題也是一起來看,例如南海、台海、東海的議題,甚至朝半島的議題,也都是一起在考量,不是個別單一來看,所以,為了避免激烈競爭而產生衝突,中美之間需要“護欄”,台灣被認為在“護欄”內;至於對北京而言,也希望能在美中關係裡求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