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社評認為,當局擬放寬本地遊團友上限,因疫情重創旅遊業,出於外防輸入,本港至今仍未對外國和內地通關,訪港旅客數目較疫前大跌逾九成,約一百家中小旅行社倒閉,不少導遊被逼停工或轉行。隨著疫情從高位回落,社交距離措施將逐步解封,當局有必要搞活本地遊,讓停擺的旅行社復業,導遊和旅遊巴司機有工開,景點的餐飲業和商販有生意做,創造就業機會。即使本地遊對提振本港經濟作用不大,也不會讓旅遊從業員收入大幅增加,僅屬吊鹽水,但至少可帶動本地旅遊業復甦。其實香港不乏景色怡人的風景,只是一直被忽略,疫下更應推動一些具特色深度本地遊,既帶動本地旅遊消費發展,長遠亦可吸引遊客,讓香港旅遊業朝多元化健康發展。
大公報社評則表示,全港學校將於本月19日開始分階段復課,復課順利與否,取決於疫苗接種率的高低。目前3至11歲兒童的首針接種率只有六成多,第二針接種率低至三成,四月底達至九成的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未來出現新個案而觸發停課機制的風險較高。提高幼童接種率是當務之急,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改變家長的“疫苗猶豫”,特區政府在宣傳及外展注射服務方面需要更加積極主動。香港疫苗充足,接種中心也充足,長期是“針等人”的現象。最近特區政府提出不能一味等待,而是要“針找人”。在推動兒童接種方面有兩項新舉措,一是鼓勵校方安排學生接種,二是組織外展隊到學校服務。
商報時評指出,多檢測肯定比不檢測好,有鑒首輪自願快測取得成效,當局宜積極研究加推,並爭取快測行動更加高效。在時機上,周五開始的一連四天復活節長假,病毒傳播風險難免較平日為高。在出席聚會時先檢測,以確保自己身體無恙,實是護己護人的應有之義,相信無人希望身邊人中招;在長假期後,不論市民自發性多快測,抑或由政府呼籲全民自願快測,亦可防範新一波疫情爆發。同一道理,也適用於下月的勞動節和佛誕假期等。局方還可加強快測誘因。例如在研究效法新加坡讓市民到檢測站進行快測之餘,以檢測站作為派發新一輪快測包的分發點,市民在領取快測包時既須即場進行檢測。
商報時評繼指,另外,參照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證的做法,賦予快測陰性者更大的便利,亦可達到鼓勵使用之效。許多市民上班前已須進行快測,加上學生上課前亦將每日快測,凡此種種均意味快測將會日漸普及,勢成為如口罩般有力的日常抗疫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