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立法會議員、自由黨副主席李鎮強(受訪者供圖) |
中評社香港4月8日電(記者 梁帆)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形勢下,中央出手援助香港抗疫,第五波疫情確診數字持續減少,初見曙光,但特區政府的抗疫政策在此期間左右搖擺、模糊不定,對香港民生經濟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香港立法會議員、自由黨副主席李鎮強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各行各業須提前了解政策走向,及時作出反應,投資信心才會逐漸提高。特區政府應設定明確抗疫指標與時間表,清晰表明疫情達到具體何種水平,措施會放寬或收緊。
李鎮強稱,在經濟活動上,疫情期間店舖、房租的租金比較低,一些投資者原本是想趁機會投資的,但由於特區政府抗疫政策左右不定、難以捉摸,再加上未有正式公布與內地、海外的通關時間表,投資者認為風險不可預估,於是 在投資行為上會變得猶豫不決。
李鎮強指出,特區政府若要重振市民與國際投資者在香港投資的信心,應設定明確指標,清晰表明疫情達到具體何種水平,措施會放寬或收緊。例如確診人數回落至三位數,社交距離政策就可以放寬,亦可逐步放寬餐飲堂食的人數;反之,若確診數上千,亦可根據指標進行調整。換言之,若市民能提前了解到政策走向,便可預先做好準備,否則只能每天漫無目的地等待,一旦特區政府公布放寬或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各行各業都不能及時作出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