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肇始:九大範疇聚焦公共衛生與醫療系統
http://www.CRNTT.com   2021-10-09 00:28:40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左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左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左三)和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左四)主持記者會,闡述《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中其政策範疇的相關措施(中評社 梁帆攝)
  

  第四,精神健康。陳肇始表示,政府已於今年七月推出“精神健康項目資助計劃”,邀請相關非政府機構及大專院校提交建議書。預計批出的項目將於二○二一至二○二二年度內開展。
 
  第五,發展中醫藥。陳肇始認為,發展中醫藥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五點:第一是推展中醫醫院及永久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的籌備工作。第二,政府會繼續盡快透過18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提供政府資助門診服務配額。第三,政府現正就五億元的中醫藥發展基金的整體落實情況進行檢討工作,以期進一步優化基金項目及善用基金資源。第四,會探討賦權中醫師指示病人接受診斷成像檢測及化驗檢查。第五,就大灣區發展和怎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言,在中醫藥方面會繼續推進工作,近期已簡化了一些政策,如外用中成藥銷售的程序。
  
  第六,支援有需要的病人。陳肇始稱,在藥物資助方面,政府和醫管局已進一步完善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的經濟審查機制,以減輕病人家庭的藥費負擔。此外,“香港基因組計劃”於今年七月展開了先導階段,並將於2022年展開主階段。
 
  第七,醫療系統可持續發展。“我們會修改法例容許免醫生轉介而讓市民選擇直接接受醫療專業服務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亦會向《輔助醫療業條例》下的輔助醫療專業人員,以及護士、牙科醫生,以立法方式推展強制性持續專業進修或持續專業發展。”陳肇始說,醫療系統可持續發展關乎到醫療人手和醫療人員的專業發展,立法會法案委員會已完成審議《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以讓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能夠在港執業。期望立法會恢復二讀和三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