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未來四年台海局勢和兩岸關係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20-07-25 00:11:07


未來四年,兩岸關係形勢更趨複雜嚴峻,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增多。
  中評社╱題:未來四年台海局勢和兩岸關係走向 作者:劉凌斌(福州),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林中威(福州),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

  民進黨持續在島內“完全執政”,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強勢推行“倚美抗中”的“台獨”路線,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大搞“以疫謀‘獨’”,嚴控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加上在中美關係惡化的大背景下美國肆無忌憚地大打“台灣牌”來制衡中國,導致兩岸關係形勢更趨複雜嚴峻,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增多。未來四年,兩岸對立對抗態勢可能繼續升高,甚至不排除兩岸“擦槍走火”的可能。但在大陸惠台政策的有力帶動下,兩岸經貿合作和民間交流仍有望擴大深化,疫情過後,兩岸民間交流有望“克難前行”,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逆轉。

  一、民進黨當局強勢推行“以疫謀‘獨’”、“倚美抗中”的“台獨”路線,加劇兩岸對立對抗

  從選後近半年的言行來看,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自認為獲得了817萬票的“主流民意”授權,在兩岸關係上已幾乎不存在轉圜空間,可能繼續強勢推行“倚美抗中”的“台獨”分離主義路線。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勢力利用疫情趁火打劫,大搞政治操弄,企圖達到“以疫反中”、“以疫謀‘獨’”、實現“兩岸脫鉤”的政治目的。一方面,對大陸“全民抗疫”冷嘲熱諷,惡意中傷,第一時間下令禁止口罩出口大陸,藉機嚴格管控與限制兩岸交流交往,暫停兩岸“小三通”,大幅縮減兩岸航班,無預警全面封殺大陸人士入境,阻撓滯鄂台胞返鄉,禁止無“台灣籍”的陸配子女返台,禁止醫護人員到大陸及港澳地區,在島內社會煽動“台獨”意識,掀起一股“反中恐中仇中”狂潮,肆意惡化兩岸關係氣氛。另一方面,以“疫情防控”為藉口,炒作“台美防疫合作”,與AIT發佈所謂“台美防疫夥伴聯合聲明”,吹噓誇大台灣防疫成效,極力尋求台美關係新發展、新突破,藉“分享防疫經驗”為名,在國際上伺機鼓噪台灣參與WHO議題,配合美國攻擊抹黑對大陸抗疫給予積極評價的WHO,發動網軍圍攻譚德塞,謀求參與各類國際組織。在島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後,未來台灣當局還可能以“強化防疫合作”為名,加強對其“邦交國”和東盟等周邊地區的外事攻勢,繼續採用“金元外交”等手段鞏固“邦交”乃至謀求“複交”,將“醫療新南向”作為其政策賣點,大搞“口罩外交”、“防疫外交”和“醫療外交”,不停地在國際社會刷存在感,拓展所謂台灣的“國際空間”,公然挑戰國際社會奉行的一個中國原則。

  5月20日,蔡英文在開啟第二任期的就職講話中,重申所謂的“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8字宣言”,宣稱“持續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儘管其通篇講話沒有再拋出新的挑釁大陸的“台獨”言辭,但蔡英文不僅沒有重申四年前提出的尊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反而公然宣示“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現狀”,聲稱“兩岸關係正處於歷史的轉捩點,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避免對立與分歧的擴大”,“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①實際上再度明確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的政治立場,同時將四年來民進黨當局不斷破壞台海現狀、導致兩岸關係惡化的責任“甩鍋”給大陸,形同對外宣示未來四年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不可能改弦更張,更不可能放棄“台獨”思維。

  在此背景下,兩岸政治對抗有可能升級,兩岸制度化協商和公權力層面的交流合作將繼續停擺,兩岸經貿合作、城市交流和民間交流面臨的阻力也將與日俱增,兩岸民意對抗也可能加劇。兩岸關係面臨進一步惡化的風險,甚至不能排除因“台獨”分裂勢力的某些冒險行徑而導致兩岸“擦槍走火”、釀成台海危機的可能。

  二、民進黨當局推動“修法”、“立法”製造“綠色恐怖”和“寒蟬效應”,不擇手段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

  近年來,大陸相繼出台以“31條措施”、“26條措施”為代表的一系列惠台政策,更加積極主動與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尤其是青年一代到大陸各地學習生活、就業創業,有不少台胞在大陸安家落戶、扎根當地,融入大陸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然而,新一輪島內民眾的“西進大陸”熱潮卻引發了以民進黨為代表的“台獨”勢力的極大恐慌,他們不但以所謂大陸“對台統戰,掏空台灣”、“名為惠台,實為利中”為由對大陸惠台政策橫加指責,而且推出各種反制措施加以阻撓,對台胞赴大陸發展處處設置障礙,甚至肆意羅織罪名威脅和恫嚇,如約談福建台籍科技特派員、處罰在廈門擔任社區主任助理的台胞等。

  2019年以來,民進黨當局在“修法”限制兩岸交流方面動作頻頻,憑藉在台灣地區立法機構的多數席位優勢,強行通過了所謂“國安五法”,主要內容包括將大陸港澳人士列入“外患罪”、對退休涉密公職人員赴陸加強“管制”、剝奪被指控為所謂“共諜”的軍公教終身俸、增加兩岸政治協商“雙公投”機制等。2019年12月31日,民進黨籍民意代表挾著多數席次優勢,表決通過以民進黨團版本為主的所謂“反滲透法”。該“法案”全文共12條,明定禁止任何人接受來自“境外勢力”的所謂“滲透”來源的“指示、委託或贊助”,從事選舉相關活動等,並規定違者最高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一千萬(新台幣)。對此,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反滲透法”其實就是新的“戒嚴法”,衹要違背或是挑戰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就會用這個“法令”對付政敵,而且最可怕的是“滲透來源”定義相當不明確,嚴重干預民間交流,民眾不知不覺就會“觸法”。國務院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當天就此答記者問時批評,民進黨當局為了謀取政治和選舉私利,大搞“綠色恐怖”,破壞兩岸交流交往,製造兩岸敵意對抗,傷害兩岸人民感情,嚴重損害台灣民眾福祉利益。②

  2020年1月“反滲透法”實施後,在陸台胞台企的活動勢必因該“法”而有所約束,台胞表達對大陸正面觀感,替大陸宣傳惠台政策,在大陸參加公益活動、接受媒體採訪等,必然會更加小心謹慎,在事業單位等敏感部門任職的台灣專才、台灣教師等將倍感壓力甚至面臨被處罰的風險。民進黨當局還可能依據該“法”限制台灣民眾參與海峽論壇等指標性兩岸交流活動,同時在年初查處相關中介組織後將導致交流的可持續性受影響。未來大陸赴台交流參訪將全面遇阻,赴台人數將大幅減少,入島將受更大打壓,大陸企業在台投資經營活動面臨的大環境更加不利,在島內相關機構、人員也將受到更嚴密管控。

  可以預見,未來四年,民進黨當局將繼續利用執政優勢,發動相關部門對推動和參與兩岸交流的相關人士和社會團體進行威脅,並利用“反滲透法”打擊少數重點社團和指標性政治人物。其目的在於製造“寒蟬效應”,惡化兩岸交流的氛圍。

  此外,在輿論宣傳方面,民進黨當局將採用官民結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協作的手段,不斷尋找新角度造謠生事、搬弄是非,抹黑大陸發展成果和各類惠台政策,曲解大陸對台善意,甚至不惜利用網軍、網紅等渠道煽動互聯網上的兩岸民意對抗,形塑島內的“反中恐共仇陸”氛圍,降低台灣民眾參與兩岸交流和年輕世代來大陸發展的意願。

  三、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可能趨於保守,在兩岸關係中發揮的積極作用被削弱

  在敗選檢討中,國民黨內出現檢討兩岸路線和“九二共識”的聲音,部分“本土藍”將國民黨敗選的主因歸咎於似是而非的“親中”路線,認為兩岸路線已非國民黨的優勢,反而變成包袱。在選後舉行的國民黨主席補選過程中,參選黨主席的郝龍斌揚言若大陸不承認“中華民國”,可以考慮中斷兩岸“三通”,擔憂國民黨“又老又紅”;另一位參選人江啟臣則拋出“‘九二共識’已過時、兩岸關係‘台灣優先’”、擔憂國民黨“親中而不親美”等言論。

  在3月舉行的國民黨主席補選中,青壯派代表、地方派系出身的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江啟臣最終拿下近七成票數,以絕對優勢勝選。選舉結果驗證了黨內世代交替的呼聲。③新任黨主席江啟臣任期較短,可能將重心放在黨務改革、世代交替方面,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不大可能作出大的調整,更改黨名的可能性較小,堅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仍將是黨內各派系所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由於泛藍陣營仍然擁有四成多的民意基礎,以洪秀柱為代表的深藍勢力仍會努力捍衛“九二共識”的“一中”意涵,與部分“本土藍”要求放棄“一中”的“獨台”路線進行堅決鬥爭。慘敗的國民黨更沒有分裂的本錢,最終在經過兩岸路線檢討與辯論後,雙方很可能達成某種程度的妥協。預計未來國民黨的兩岸論述仍將延續吳敦義時期的大框架,不但很難大開大闔,反而可能更趨保守,進一步朝“本土化”路線靠攏,並繼續在香港問題、台灣參與WHO、對美軍售等議題上在民進黨後面“拿香跟著拜”,以擺脫外界的“親中”質疑,爭取中間選民和年輕世代的支持。

  鑒於島內“抗中保台”、“拒統趨獨”的民意基礎不可忽視,未來四年國民黨想要重新奪回島內兩岸論述話語權的難度頗大,對民進黨的“台獨”路線恐難以發揮有力的制衡作用。“5·20”前夕,蔡易餘等部分民進黨籍民意代表提案修改“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刪除其中“國家統一”相關文字,體現所謂“‘國家’管轄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對此,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立法機構黨團總召林為洲質疑,蔡易餘等人的提案形同推動“法理台獨”,如果民進黨要通過,後果、責任自己承擔,國民黨不當“煞車皮”。④最終在掀起兩岸巨大輿論風波並遭致大陸強烈反對後,蔡易餘主動撤案,也讓這場“法理台獨”鬧劇暫告一段落。然而在此過程中,國民黨策略性地“以退為進”,看似高明,實際上卻有屈從於島內“拒統趨獨”民意、不願意主動引導民眾形成正確的兩岸關係認知之嫌。

  這表明,未來四年,國民黨很可能無力或無意再扮演兩岸關係惡化的“刹車皮”角色,甚至冷眼旁觀“紅綠對撞”,讓綠營獨自承擔與大陸對抗的後果。在此背景下,國共兩黨雖可能維持一定層級的黨際交流,但在“反滲透法”的限制以及兩黨政治互信受到削弱的背景下,國共兩黨高層交往和領導人會面的可能性極小,兩黨溝通機制對兩岸關係的積極作用也勢必遭到削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