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袁鶴齡:藍白分裂棄保不會乾淨 民進黨得利
http://www.CRNTT.com   2023-11-09 01:04:07


 

  袁鶴齡指出,若民眾黨不堅持當正的,以政黨利益極大化的方向來看,柯文哲應該退一步促成藍白合,並利用這個時間來壯大民眾黨。這當然就涉及藍白兩黨協商條件交換,例如,侯正、柯副,但是民眾黨在“立委”席次上面可以有更多出牌的空間,或者爭取組閣的權利,如此一來,民眾黨一方面可以拓展民代能量,另方面還能培養行政經驗。

  他說,否則,民眾黨最後還是得面臨幾個問題,例如人才庫不足、行政經驗不足,即使柯文哲真的選上,還是得仰賴大黨人才,民眾黨本身並無法支撐執政需求,白營現在只有零星幾位“立委”、縣市議員,而兩個縣市首長,新竹市長高虹安官司纏身,凶多吉少、金門縣長陳福海因有涉賄前科,恐怕無法爭取連任。因此在行政歷練上民眾黨是幾乎等於0。

  袁鶴齡認為,柯文哲若真的有意讓民眾黨存活下去,成為實質意義的第三大黨,不應該是妄想一步登天,而應該按部就班,穩健前進,柯若考慮的不只有個人,而是更在乎如何擴大民眾黨的力量,2024大選採取藍白合作,才是正道。

  對於藍白各自參選的走向,袁鶴齡斷言,根據多份民調顯示,唯有藍白合作,才可能下架民進黨,否則任何棄保的結果都不會太乾淨,幾乎沒有贏的可能。柯文哲一直認為自己民調比侯友宜高,但是民調並不一定能轉化成選票,國民黨的黨員數、地方派系、組織動員能量都是實打實的,民眾黨在網路聲亮、青年支持度表現佳,卻都是空氣票,年輕人表態挺柯,但不一定會出門投票,所以選舉不是單看民調數據那麼簡單,很多變數需要算進去。因此棄侯保柯的可能性較低。

  袁鶴齡指出,民眾黨或許認為,民調領先可以操作棄保,可是就如同藍營掌握陸戰優勢,地方派系不認為柯有贏面,回歸藍營的可能性較高,尤其在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站出來號召之後,凝聚泛藍選民的力道更高。別忘了,國民黨還有14個縣市首長,動員能量非民眾黨可及,加上侯友宜的民調其實也逐漸趕上柯,當兩方民調表現差距微小,藍營又把握陸戰能力,棄保效應未必是民眾黨得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