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陸生將清零 陳振貴析台灣難招其他境外生
http://www.CRNTT.com   2023-01-13 00:20:27


台高教面臨少子化及陸生歸零雙重招生壓力,圖為台灣學子準備高考。(中評社 資料照)
 
  陳振貴向中評社表示,失去陸生大家普遍的想法就是,多開拓其他境外生源來遞補,但在實務上相對不易,例如雖然台灣政府積極推動所謂新南向政策,開拓東南亞生源,但東南亞學生來台灣留學的誘因有限,論學校知名度,新加坡、馬來西亞就有許多國際知名學府,學生未必需要到台灣來念書。

  所以,他指出,許多東南亞學生來台就學,有很大成分是看中台灣技職體系推出的產學合作專班,是想到台灣獲得學位兼得到就業機會,因此先前也傳出“假留學真打工”、“學生淪學工”等亂象,台“教育部”對此祭出裁罰,也透露出台灣要穩定招攬東南亞生源,有所難度。

  此外,陳振貴說,台灣學校端因應其他境外學生來台就讀所需的雙語師資、教學系統建置等方面,也一直沒有做到很完善的配套,導致語言不通的境外學生來台就讀無法有所成效,反而壞了台灣高教口碑。先前甚至有非洲學生到台灣就學,反而變成工廠的廉價勞工,貽笑大方。

  陳振貴認為,台灣高教尤其是私校部分,必須先設法強化體質,做好轉型,才有能力去拓展其他境外生源,不過,台灣還得面對大陸學校的招生競爭,近期大陸也在鎖定東南亞招生,且所祭出利多政策更加優厚,台灣提供給外籍生的獎學金及生活補助,一年大約是新台幣30萬元,大陸有些則是給予全額獎助學金價值至少20萬人民幣,大大衝擊台灣的招生力道。

  分析陸生長期是台灣高教主要境外生源的原因,陳振貴說,兩岸畢竟同文同種,除了語言通、區位便捷之外,大陸學生對兩岸文化差異的好奇心也是促使陸生來台唸書的原因之一,對台灣學校而言,則只需增加少量成本,就可獲得可觀的境外招生效益,這其實是另類雙贏的局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