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華航吞不下24架美波音787 盧衍良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2-04-30 00:28:14


華航對美國推銷波音787採購案有所顧慮。(中評社 資料照)
 
  在維修能量方面,盧衍良說,如果華航跨越現有的空巴轉換成波音,可能因為機隊轉換,本來的維修能量要砍掉重練,這對公司來講衝擊性就會比較高,因為飛機使用周期約10、20年,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全部都是用新的系統,整個維修建制費用、衍生成本追加起來,是很可觀的數字。

  再來談營運面的問題,盧衍良指出,華航雖然有航發會、“國發會”的股份,公部門持股占四成左右,但整體而言,華航在法規上仍是民營公司,有其他的投資股東,站在華航的立場,公司的盈虧狀況仍然必須對這些投資人負責。

  他說,所以華航不能單憑所謂美方建議採購,或者公部門的意向,而沒有經過通盤考慮,就行採購新機型的決定,這畢竟牽涉到對投資人的負責。再加上每個航空公司都有包括既有航線布局,每條航線適用的機型都不一樣。

  例如,盧衍良指出,每座機場的海拔不一,長年溫度、濕度條件不一,所需要對應的機型不一,都會影響到飛機的性能。因此對公司來講,就要去考慮在哪一個航點,有多少貨物要運?有多少載客量?新的飛機能否負擔?都要經過通盤的資料去計算。

  也因此,盧衍良說,如果24架波音787華航照單全收,而沒有完整的營運評估,對華航盈虧而言當然會有程度上的影響,以一個機隊完整規劃的角度來看,絕對不容冒進,一旦新採購飛機的性能跟當初預期不一樣,或者比現行量能低,後續可能變成載貨、載客量下滑,最終影響公司獲利。

  此外,他提到,波音787本身大量使用複合材料,航空公司維修的能量上也是另外要去建制,對公司來講,轉換機隊的整體成本可能是墊高的,如此情況下,就必須審慎評估檢討,究竟是否選擇該機型。

  盧衍良說,華航現有空中巴士A330-300機隊,在空中巴士的人員轉訓上,由於駕駛艙的配置相近,因此可以用差異訓練來銜接,機務維修部分,也會因為既有建置能量可以銜接而較有優勢,後勤航材管理上的變動性影響也會較低,這些因素都會被納入考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