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其澤:俄烏戰事改變了中美俄三角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2-02-26 00:44:18


 

  加上俄國掌握了天然氣與石油等能源供應,李其澤表示,也是反制國際制裁的一大利器,另外,俄國在北京冬季奧運開幕當天與中國發表聯合聲明,當中也簽訂了多項經濟相關合作協定,也能幫助俄國減緩衝擊。最主要的是,普京也是感受到歐美的制裁事實上相當有限,美國總統拜登所宣示的“嚴厲制裁”,在產業全球化相互牽制之下,並無展現應有的力道,且北約、美國也不出兵介入俄烏衝突,種種因素,讓俄國願意放手一搏。

  李其澤分析,俄國這次出兵烏克蘭至少達到三個主要戰略目的,首先是,確保俄國跟北約的緩衝區存在。他說明,俄國這次出兵烏克蘭的起手式,先是在21日承認烏克蘭東部2個分離主義共和國為獨立實體,並與2國簽署友好條約,隨後派兵進駐維和,之後就進一步揮軍烏克蘭內部。

  李其澤說,俄國此舉不只維持不讓烏克蘭靠向北約,甚至改變了俄烏邊境現狀,多了兩個親俄國家,研判無論後續情勢如何發展,這兩個國家烏克蘭應是收不回去了,俄國藉此保住了緩衝區局面,同時繼續對烏國增強軍事壓力作為談判籌碼,要求烏克蘭妥協於俄國的訴求。

  其次是,削弱美歐西方陣營在東歐的影響力。李其澤指出,俄國既然已改變俄烏邊境的現狀,而美國與北約成員卻不願出兵介入干涉,這對所有東歐國家而言,是相當有震懾力的事,俄國的做法就是藉由武力展示,對比出西方陣營的無能為力,奠定大俄羅斯主導東歐區域的基礎,減少西方陣營在區域的話語權,達到維持俄國安全利益的目標。

  最後則是,進一步改寫歐洲安全秩序現狀。李其澤說,目前俄國的作法似乎仍傾向逐步施壓,逼迫烏克蘭妥協的戰略方式,盡量不走到全面攻占的規模,烏國若妥協不加入北約,就宣告歐洲事務不再是西方陣營說了算,歐洲後續的秩序形勢也將有所變化。

  談到俄烏衝突對美中俄大三角關係的影響。李其澤認為,這個情況下當然後續中俄的關係一定更加緊密,在俄國出兵烏克蘭之前,普京就透過北京冬奧開幕的場合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並發表了聯合聲明,聲明中提到共同反對北約東擴,俄國也表達對一個中國立場的支持,中俄雙方彼此響應核心利益。

  李其澤說,即使中俄之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軍事同盟,不過中俄領袖在這次聯合聲明上也明確表述,“中俄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背後意義已很清楚了,代表中俄除了沒有正式的軍事同盟之外,雙方的關係至少在接下來5到10年可能都是非常緊密的。

  他說,所以美中俄的大三角關係會形成中俄邊長、美方孤立的態勢,中國與俄國在歐亞大陸將是背靠背的戰略夥伴,中國面向太平洋,俄國面向整個歐洲,這對美國來講絕不是一個好的戰略形勢,但美國短期也改變不了,尤其是烏克蘭事件以後,美俄關係必然降至冰點,美中關係也不佳,後續三角關係的勢力消長顯而易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