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藥品集采妥善處理三對關系
http://www.CRNTT.com   2022-02-25 18:57:58


  近年來,國家不斷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截至2021年底累計節約醫保和患者支出2600億元。今年1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進一步降低患者用藥負擔。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醫療保障中的具體體現。主要體現在政府和市場、中央和地方、審批和監管三對關系的妥善處理上。

  第一,“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與傳統藥價管理和藥品招采相比,藥品帶量集采進步的本質在於,用市場機制有效擠壓醫藥價格虛高。醫藥企業對藥品生產占有天然的信息優勢,特別是研發、工藝、投料、質控等決定生產成本的複雜因素,往往只有企業自己知道,以至於現實中存在某些“天價藥”或“藥價虛高”亂象。

  隨著藥品市場競爭充分,各方面信息要素將越來越透明。在這種背景下,藥品集采實際上是換了一種思路發現真實生產成本。也就是政府用保障市場份額的可信承諾,激勵企業主動披露信息,從而變“我問你”為“你主動說”。此時企業利潤水平看起來是降低了,但還是有利可圖,因為買賣雙方遵守的是市場規則。更為重要的是,企業在巨大市場份額的賦能下,可以省去很多與生產本身、藥品質量無關的成本,比如渠道費,以及不必要的醫藥學術推廣費用。從這個意義上說,降價降的是虛高的藥品價格,而不是企業的合法合理利益。可見,在這一過程中,既有政府的“有作為”,也有市場的“有效率”,是政府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采取的戰略性舉措。其結果是在民生保障與高質量發展之間實現了更好均衡。

  第二,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中央和地方的總體政策目標當然是一致的,但由於地區間差異大,所以地方政策執行具有合理化調整的空間。當前我國醫療保障體系尚未實現全國統籌,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疾病譜系、民衆健康素養也差異較大。因此,需要妥善處理藥品集采的中央和地方關系,充分調動兩個積極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