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施威全:大陸入CPTPP可能性比台灣樂觀
http://www.CRNTT.com   2021-09-29 00:22:08


 
  施威全解釋,因為在兩岸協商平台上面,台灣總是有多一些籌碼利基,ECFA就是案例,譬如說,關於農產品等問題,台灣可以循管道讓北京了解,台灣內部結構受不了大量的農產品傾銷,台灣比較容易在特定的弱勢產業項目裡面,堅持立場。但協商的前提還是要談九二共識,就看到時候的台灣政府願不願意談。

  那如果不願意談九二共識,也就是拒絕在兩岸制度化平台諮商,北京也不見得願意跟台灣在CPTPP平台上談,因為涉及敏感的兩岸關係定位,台灣可能就要面臨多方面落空,也就是沒有兩岸協商平台的保護,北京也可能不願在CPTPP平台跟台灣談,台灣恐怕落得被封殺的下場。即便北京放行台灣在自貿區平台諮商,台灣的產業衝擊就會相對劇烈。

  施威全提到,即使是對台灣最好的情況下,北京因素仍然是需要考慮的重點,台灣的輿論對於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的位置總是搞錯,比如說,前一陣子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會談(QUAD),台灣內部預測,台海問題是會談焦點,結果四方會談的聯合聲明白紙黑字,完全沒提到台灣,顯然台海議題不是四方會談的優先事項。

  台灣老是高估了對日、對美甚至是對澳關係,且經常誤判情勢,在國際關係上只看到片面。例如民進黨人喜歡強調,澳洲近來跟中國關係緊張、日本反中等。台灣在加入CPTPP上,可望獲得日本、澳洲、加拿大的力挺。

  可是,施威全說,以澳洲跟北京的關係為例,可以看到,其實澳洲跟中國在逐漸修補前一陣子產生的裂痕,因為中國還是澳洲農產品最主要的輸出地,而且澳洲也知道中方禁銷澳洲紅酒,只是很多專案裡面的少數項目,中國如果要完全封殺,不會只禁紅酒、煤炭。所以可觀察澳洲的政治動作,還有中方在這裡面也有一定的表示,兩方面在互相修補。

  日本的話,大家一直在提先前的美日聯合宣言,把台海議題放進去,但是都忽略了,近期中日雙方為了安排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跟日本新任首相會面鋪陳,甚至在今年8月的時候,日本國會正式通過了日本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完成國內程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