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燈鐘:台讓美國予取予求 恐成阿富汗第二
http://www.CRNTT.com   2021-08-17 00:36:15


 
  比如過去的越戰,到現在的阿富汗戰爭,在這長達20年之間,阿富汗的內部政權極端不穩定,美國沒有真切協助,反而是態度反覆不定,到最後是撤軍、撤僑,甚至連美國大使館官員都撤離,實實在在拋棄了阿富汗,台灣在這方面務必要引以為戒。

  劉燈鐘說,美國的政治制度其實存在許多盲點,以致於美國從來不是標準的“負責任大國”。因為美國的制度是議會制度,完全的兩黨政治,美國在它的政治運作上,受制於包括黨派、利益團體、財團、國際企業等複雜的利益交織,也因此美國就不可能會有一個穩定且堅實的外交政策。

  對照目前的台美關係來講,劉燈鐘說,蔡英文政府一直灌輸台灣老百姓錯誤觀念,指稱美國是台灣堅定的盟友,美國永遠站在台灣的一方,但問題來了,美國從過去的歷史已顯示出,有很多的背叛經常出現,蔡英文政府卻在很多方面自我感覺良好,信心過度,這樣的認知終究會被殘酷的檢驗。

  以這樣的情況來講,台灣如何在台美互動中,走出一條相對安全的道路?劉燈鐘認為,蔡政府在整個執政方面,應該要以內政為優先,去照顧所有人民,不管是在經濟上或社會生活方面、福利方面等,都要好好去思考。

  尤其在疫情之後,台灣很多百姓在生活及生存都受到重大挑戰,到目前為止包括疫苗缺乏、經濟受挫,都讓很多老百姓反感無助。蔡政府若願以百姓福祉為出發點施政,在國際關係即外交政策方向,自然不會走向如今這般偏頗、高風險的道路。

  劉燈鐘提到,但蔡政府奇怪的是,一直期待美國可以給台灣更多支持,但是不處理內政,外交政策又下險棋,以美國馬首是瞻,寧可放任美國予取予求,台灣恐怕成為“阿富汗第二”。

  當然,他說,綠營有些主張認為,台灣的地理位置畢竟符合美國抗衡中國的需求,再加上台灣擁有半導體相關的產業優勢,所以相比於阿富汗,美國更願意給予台灣相關的協助。

  該說法某種程度上符合邏輯,但其實阿富汗在美國介入內政之前,也是一個政治相對穩定的經濟體,且也有一定程度的國際競爭力,雖然阿富汗的國力經過長期的內戰,快速衰減,但並沒有因為美國的介入而順利停止衰退,甚至如今看來,阿富汗的政局反而在美國介入、拋棄之後,遭到推翻轉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