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2020敗選,改革聲音四起,吳敦義下台後,誰能扛下國民黨並修復信心不足的問題?(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1月14日電(記者 倪鴻祥)中國國民黨2020選舉再度慘敗,不只掀起黨內“茶壺內的風暴”,要求主席下台、全面大改革,也引發老中青對黨的定位與認同,包括兩岸論述,但這些問題背後,真正嚴重的是黨內信心不足的問題,不管誰扛下國民黨都得面對,但誰能修復黨內信心?
國民黨每逢慘敗,總會有三個關鍵問題伴隨要求改革,一是黨務人事改革,過去講世代交替,現在強調交棒給新生代;二是國民黨要不要改名,就是主張將“中國國民黨”改為“台灣國民黨”;三是兩岸論述要不要改弦更張,也就是是否該拋棄“九二共識”。
然而,國民黨每次勝選,黨內完全沒人提改革,例如2005年底縣市長選舉、2007年底“立委”選舉、2018年縣市九合一選舉,2008、2012年兩次大選,當時,“九二共識”甚至列入黨的政綱裡,至今仍是國民黨兩岸論述的圭臬。
所以說穿了,敗選就喊改革,其實反應的是黨內信心嚴重不足,趁機進行人事內鬥,至於喊的改革不過是急就章,貼一張狗皮膏藥而已,黨中央從沒認真檢討哪裡需要改?該怎麼改?改了之後有何重大影響?如此換誰接黨主席,都難修復國民黨的信心危機。
國民黨內年輕化不是問題,問題是沒背景就難獲提拔、黨內資深文化阻礙年輕人參與決策,高層思維過於保守,以為提出一、兩個樣板就可交待,但完全比不上民進黨年輕化速度,年輕人當然遠離國民黨。
“中華民國”由中國國民黨創建,總理孫中山被尊為“國父”,如果改名,創建“國家”的政黨都不見了,民進黨自然也有理由改“國名”,國民黨喊捍衛“國家”就變得諷刺。
“九二共識”不只是政治定位,一旦拋棄“一中各表”,不只拋棄政治定位上的“一中”,也將丟棄歷史、文化上的“一中”,等於正式切割兩岸連結,國民黨想不出爭取支持的新論述就推翻“九二共識”,等於拿香跟著民進黨拜,沒有中心思想,自然更難爭取民眾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