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宋德劍:客家為什麼“紅”?
http://www.CRNTT.com   2021-07-12 00:23:49


宋德劍教授以《解讀紅色客家——以梅州為重點的分析》為題發表線上演講
 
  談及古田會議,宋德劍表示,1929年12月下旬,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陳毅主持大會並傳達了中央“九月來信”,毛澤東、朱德分別作政治報告和軍事報告。會議總結了紅四軍的建軍經驗,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決議強調紅軍必須絕對服從黨的領導,批評了單純軍事觀點和極端民主化等錯誤傾向。古田會議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鬥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解決了如何從加強黨的思想工作著手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問題,是人民軍隊建設史上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

  談及紅色交通線的開辟,宋德劍說,中央開辟了多條秘密交通線,而途經廣東梅州大埔被稱之為“中央紅色交通線”,是唯一一條未被敵人摧毀的交通線。直到1934年10月,紅軍長征時仍保持暢通,史稱“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線”。大埔交通中站與其他交通站有所不同,在其獨特的特點:第一,交通中站負責人實行任期制,每任一年。第二,創建了進入中央蘇區同志的政治紀律,服從交通站的身份安排,按不暴露身份的保密紀律進行喬裝。第三,制定了信息安全與接送制度。同時,大埔的黨組織和民眾直接參加了交通站的組建和交通工作。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閩粵贛客家地區建立蘇維埃政權,開展反圍剿戰爭,創建中央蘇區,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中國革命道路,為後來新中國政權的建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宋德劍指出,客家地區是紅軍的故鄉和共和國將帥的搖籃,是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地。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留下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毅、葉劍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和一大批紅軍將帥的光輝足跡。廣東蘇區軍民團結一致,浴血奮鬥,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傑出貢獻。血與火的洗禮,鑄就了“堅定信念、求真務實、執政為民、艱苦奮鬥、爭創第一、無私奉獻”的蘇區精神。

  客家為什麼能“紅”?

  宋德劍表示,客家地區是“農村包圍城市”這一革命路線實踐的最好區域。首先,人民比較貧困,因此有比較好的群眾基礎;其次,多處於閩粵贛交界的邊陲山區,是國民黨管治的薄弱區域;第三,閩粵贛交界的山區交通便利,河流和小道遍布,客家人之間方便互相聯繫、互相交流。因此,中國共產黨較易在這些客家地區發動廣大群眾,把群眾的革命性和革命的鬥爭激發起來,如同毛主席所指出的那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