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深度:李環談一國兩制在港實踐
http://www.CRNTT.com   2021-05-28 00:13:28


 
  中評社:在“愛國者治港”原則的落實與推進中,可能會面臨哪些方面的挑戰和問題?

  李環:從香港回歸之初到現在,中央一直在強調“愛國者治港”。但是和上世紀八十年代相比,現在的內外形勢更加複雜,因此中央對愛國者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了。就目前來看,怎樣算是真正的愛國者?怎樣選拔出有才幹的愛國者來治理香港?這需要一個完善的程序來界定和選拔。另外,對於後續愛國者人才的培養,也需要一個比較成熟的機制。

  治理香港的愛國者,需要有三方面的素質:第一是管治能力;第二是國家意識,能夠把香港利益和國家利益較好結合;第三是國際視野。如果能把上面三個問題解決好,選拔出具有良好素質的愛國者,那在今後落實“愛國者治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能更容易解決。

  “一國兩制”下泛民的生存空間

  中評社:中央近年頻頻出手,進行了涉港國安立法、重申了“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完善了香港選舉制度,泛民主派應該如何因應形勢的變化來調整路線?

  李環:香港泛民主派的發展,如果從政黨的角度看,大致經歷了四波,第一波是回歸前成立的,如民主黨、民協等;第二波是2005年政改之後出現了公民黨、社民連等;第三波是2010年政改前後成立的新民主同盟、人民力量等;第四波就是2014年非法“佔中”之後,香港出現一些打著本土旗號的激進政黨,他們後來有的實體化了,有的以網絡群組形式運作。

  從泛民主派政黨的簡單發展脈絡可以看出,激進和抗爭是伴隨著香港政治爭拗而產生的,這些激進力量不斷擠壓原本屬於溫和泛民的空間,導致傳統泛民被這股力量裹挾著,必須做出選擇:要麼跟著激進勢力走抗爭路線,要麼接受議席越來越少的現實。2016年立法會選舉後,激進本土、溫和泛民和建制派可以說是一度“三分天下”,這促使大部分的傳統泛民為搶奪票源,走上激進道路。另外,溫和泛民內部也經歷了代際更替,年輕一代跟過去相比也更為激進。

  在選舉制度完善之後,泛民面臨著路線調整的問題,而這種調整恰恰是回到他們的“初心”,回到“一國兩制”的軌道上,在“一國”之下尋找香港本地政黨的存在空間。香港回歸初期,泛民就是這樣一種狀態,承認“一國”、尊重“一國”,在這個前提下對本地事務實行高度自治,以及尋求香港民主的進一步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