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劍諸:拜登主政下的中美關係走勢
http://www.CRNTT.com   2021-04-02 00:20:02


香港現場與會嘉賓及學者合影(中評社 沈而忱攝)
 

  李劍諸提到,今年一月中旬,中國省部級幹部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舉行專題研討班,習近平在開班儀式上致辭,“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站在我們一邊。”,可見中國已經做好了以戰略定力應對美國的戰略耐性的心理準備。

  李劍諸預判,拜登政府在處理涉華敏感問題時會有較多的自我克制,比特朗普政府更倚重外交手段,更強調冷靜和智慧。反觀中國,在經歷了阿拉斯加會晤,以及美英加澳紐以及歐盟數十國借新疆問題制裁中國之後,將傾向於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有質量對話”。此外,中國的“戰略定力”,還應該更加專注於鎖定已經取得的階段性勝局,以便在持久戰中發揮作用。

  李劍諸說,中美是否陷入所謂的“新冷戰”,學界討論得很多。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的看法是,全球經濟與生態上的相互依存,降低了發生真正冷戰的可能性,更不要說熱戰了。他認為中美兩國都具有在一些領域進行合作的動機,但誤判的可能性一直存在。中國已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的前四名,分別是東盟、歐盟、美國、日本。與當年的蘇聯不一樣,中國已經融入了國際體系,其他國家並不是太情願在大國博奕中選邊站。

  李劍諸指出,事實上,中美雙方都不指望一次對話能解決所有問題,都沒有過高的期待和幻想。但中國對中美關係的基本形態,具備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塑造力。這種塑造力需要善於利用,尤其在拜登政府舉棋不定、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階段,中國有條件以靜待動,不被“帶節奏”,以既定戰略定力回應美國的戰略耐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