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分析:高度開放的香港如何應對外部之變
http://www.CRNTT.com   2021-02-10 00:15:39


 

  但是,我們應當認識到,在當前的形勢下,科創的發展並不是香港一城之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就是需要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找准自身定位,與其他城市深化合作。擁有科研基礎雄厚這一優勢,毗鄰科創生態良好的深圳,地處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大灣區,背靠內地這一全球最大、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筆者相信,香港的科創有發展條件,亦有光明前景。

  第二,RCEP的簽署。由東盟主導的RCEP實際上是東盟十國與其他五個國家自貿協定的整合升級版,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希望建立統一市場。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多個場合強調,希望成為首批加入RCEP的經濟體。據統計,2019年,香港與十五個RCEP成員經濟體的貿易總額達7655億美元,佔香港貿易總額的71%。加入RCEP,不但有助於香港進一步融入區域產業鏈,帶動區內經濟增長,亦可讓香港貨物及企業受惠於協定下的各項優惠政策,為香港貨物及企業拓展區內市場,促進香港進出口業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內地是RCEP成員中最大的經濟體,人民幣或將成為區域內貿易結算和投資的貨幣。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中心,金融和外匯市場以及各項互聯互通的措施,可為其他成員國進行人民幣風險管理和金融投資提供服務,例如提供多元化選擇和便利渠道等。這對於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大有裨益。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香港的經濟發展已經陷入了一個瓶頸,如果不能掙脫瓶口,香港只能原地打轉,甚至不進則退。“十四五”規劃及RCEP的簽署為香港提供了廣度和深度的新機遇。從廣度看,無論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還是亞太地區的十五個國家,都為香港提供了新的市場;從深度看,國家在新時代有了新需求,在“外循環”上需要更高質量的開放,香港的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有了更優質的用武之地。

  另外,在上述兩個變化之中,還隱藏著一個“不變”,即中美戰略競爭不變。即使拜登上任後,中美關係或趨和緩,但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態度不會改變。在這個背景下,“十四五”規劃中指出的“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堅決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的含義格外明顯。習主席強調的“愛國者治港”亦令人警醒。筆者認為,香港需要嚴格實施《香港國安法》,在維護特區憲制秩序、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大前提下,盡快“清零”疫情,盡快與內地通關,牢牢把握住“十四五”規劃及RCEP簽署帶來的新機遇,實現自身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